Spotify創辦人Daniel Ek將於2026年卸任 改以雙執行長制接班應對產業競爭
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平臺Spotify宣佈重大人事調整,創辦人Daniel Ek將於2026年1月正式卸下執行長職務,改任執行董事長。而未來將由現任技術長Gustav Söderström及業務長Alex Norström共同接任執行長,以雙執行長制帶領Spotify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串流音樂市場競爭。
Daniel Ek轉任執行董事長,強調「歐洲式」角色
Daniel Ek自2006年創立Spotify以來,便持續帶領這家瑞典企業在全球音樂產業掀起革命,並且成爲少數能與美國、亞洲科技巨頭抗衡的歐洲品牌。卸任後,Daniel Ek將把重心轉向長期策略與資本配置,強調個人角色不會如同美式企業的「象徵性董事長」,而是更積極參與,並且將自己形容爲從「球員」轉型爲「教練」。
市場研究機構PP Foresight分析師 Paolo Pescatore評析指出,Daniel Ek選擇在公司表現最佳的時刻交棒,接任者如何延續Spotify當前在市場的領先優勢,將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市場龍頭穩固,但挑戰加劇
目前Spotify擁有將近7億名的每月活躍用戶,以及收錄超過1億首歌曲的內容優勢,雖然大幅領先蘋果旗下Apple Music約9000萬訂閱人數規格,但也面臨Google的YouTube Music依靠龐大影音整合優勢,以及亞馬遜旗下Amazon Music藉由Prime訂閱會員捆綁服務,在特定市場形成壓力。
雖然市佔率領先,但Spotify仍面臨利潤壓力,不僅藝人持續爭取更高分潤,免費廣告版本用戶比例也持續攀升。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 (IFPI)統計,2024年全球錄製音樂收入達296億美元,其中串流服務營收突破200億美元,佔比超過一半,顯示市場雖成長,但競爭對手也不斷加碼。
從虧損到獲利,股價飆漲7倍
Spotify早期在盜版盛行與CD銷售衰退的環境下起步,2011年正式進軍美國市場時,音樂產業整體營收已大幅萎縮,後續透過多次調漲訂閱價格與嚴格控管成本,才讓Spotify直到2024年才迎接首次年度獲利。
而隨着財務狀況改善,Spotify股價自2023年以來已經累計飆漲超過7倍。
雙執行長制度上路,分工明確
接下來將接任執行長的Gustav Söderström將專注於全球科技策略與產品開發,而同樣將接掌執行長的Alex Norström則負責訂閱、廣告及音樂、Podcast、有聲書等內容業務。兩人與Daniel Ek合作超過15年,彼此分工明確,將直接向Daniel Ek彙報。
Spotify此次轉型也延續了部分科技企業的做法,例如甲骨文與Netflix近年採行的共同執行長制度,藉此應對業務日益多元與全球化挑戰。
不過,外界對於權責分工仍存疑慮,投資機構AJ Bell分析師Dan Coatsworth直言:「Spotify爲何需要一位執行董事長加兩位執行長?這可能讓人聯想到『廚師太多,反而壞了湯』。」
展望未來
Daniel Ek的卸任象徵Spotify邁入新時代,在全球音樂市場持續擴張、AI 與多媒體融合改變使用習慣的背景下,雙執行長制能否讓Spotify維持創新動能並加強獲利能力,將決定這家歐洲科技旗艦能否持續在激烈競爭中站穩龍頭。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