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 Taiwan 創4.5倍經濟效益
SPARK Taiwan計劃10年來成效
由國科會支持,國研院科政中心執行的「臺灣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劃(SPARK Taiwan)近日登上國際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肯定其創立來成就。科政中心統計,累計十年投入3,500萬美元,創造4.5倍經濟效益,吸引超過6,500萬美元投資資金。
科政中心指出,計劃主要目的在於縮短學術研發與產業商轉落差,扶植有潛力的研發團隊,培育具備轉譯能力與創業精神的生醫人才。
SPARK Taiwan執行十年來,策略分三大階段,奠基期(2014~2017)成功催生23家新創;擴展期(2018~2021)進一步促成40家新創與30件技轉;規模化階段(2022~2023)則將成果推升至65家新創與55件技轉,展現高度商業化潛力。
科政中心說明,除累計投入資金,更培育超過2,000位具備轉譯與商業實力的「SPARKees」,這些人才如同種子散播在生技產業各領域,推動產業不斷進化。
SPARK爲2006年史丹佛大學針對臨牀未滿足的創新技術,與具備兩年進入臨牀試驗、完成技術授權相關計劃案,讓新創早期先將商業模式納入。
2013年國科會借鏡史丹佛大學SPARK模式發起SPARK Taiwan,資金主要來自國科會,其餘則爲參與計劃大學院校。SPARK Taiwan也積極與國際鏈結、人才培訓,如每年舉辦SPARK Asia Showcase,讓學研團隊直接面對國際投資人,拓展合作機會。
此外,也與史丹佛SPARK及亞太區SPARK計劃緊密合作,成爲兼具在地深耕與全球視野的轉譯醫學平臺。
科政中心強調,SPARK Taiwan已建立出強韌且高效的生醫創新生態系,不僅推進臺灣生技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更爲全球生醫創新提供一項具參考價值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