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家族在對日抗戰中的貢獻
2025年10月761期《傳記文學》宋氏家族 傳奇與抗戰貢獻
「宋氏家族」成員當中,最沒有爭議的是宋耀如,宋耀如全力支持孫中山先生革命,出錢出力,可惜天壽不永,五十幾歲便仙逝。宋耀如對辛亥革命貢獻良多,功勞很大,國內國外對他的評價完全一致,沒有爭議。至於宋慶齡,國民黨人一向持批評態度,但尚算客氣。「文革」後宋慶齡與毛澤東、江青的矛盾和爭執的資料披露後,以前罵過她的人也多已諒解,保持緘默。
比較有爭議的是宋子文和宋美齡,以前宋氏兄妹在中國大陸被視爲「國民黨反動派」,是通緝的戰犯,連提也不能提,提則必須謾罵之。至於歷史真相如何?誰都不敢去探索,因爲那是佈雷區,稍爲不慎就可能被爆得粉身碎骨。「改革開放」後,復旦大學的吳景平教授寫了一本四十幾萬字的煌煌鉅著──《宋子文評傳》,爲宋子文說了公道話,我忝爲「宋氏」同鄉宗親,也深感安慰。
關於宋子文,我只擬簡略談幾點個人粗淺的看法,並不那麼學術化:
宋子文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主修經濟,又到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且曾在美國銀行任職,是中國現代史上最熟悉西方經濟運作的財政主管官員。一九二三年孫中山掌握廣東政權之後籌建「中央銀行」,任命宋子文爲中央銀行籌備員,中央銀行建立後被任命爲行長。自此宋就成爲國民政府最重要的財經官員,數度擔任財政廳長,廣東省長,中央銀行行長、財政部長,外交部長,行政院長。他一直致力於爲中國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財政金融制度,爲此他不惜與蔣介石爭執反目。
他統一了全國稅收,穩定財政收入,反對蔣介石不講預算,隨便下條子給財政部和中央銀行要錢要軍餉的做法,甚至不惜爲此而辭職。「蔣介石提出爲『剿匪』而增加軍費開支時,宋起初予以拒絕,認爲這樣做勢必打破剛建立起來的收支相適的局面,且不得不再度舉債。由於與蔣介石發生爭執,宋於六月十一日憤而辭職」。國民政府當年在尚未能確立建全的財政金融制度情況下,日本侵華,爆發全面的抗日戰爭,宋子文的財政才能和理想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抗戰勝利後不久,國共內戰又爆發,中國共產黨接掌政權後也拒絕西方的財經管理制度,直至「改革開放」纔開始向西方學習,所以直至現在中國大陸的財政金融制度還未完善,還未現代化。(四之一,摘自761期《傳記文學》)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