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龍蝦牛排 捐血變贈品競賽
北市劉先生日前挽袖捐血,領回兩大袋白米等贈品。(讀者提供/鄭鬱蓁臺北傳真)
「你捐500cc來這邊領兩袋禮物!」北市劉先生日前挽袖捐血,領回兩大袋白米等贈品。每逢週末連假是捐血高峰,爲吸引民衆捐血,各企業和民間單位就像贈品競賽,從衛生紙、保溫袋到烤雞、牛排、龍蝦,禮券和餐券更是家常便飯。但捐血護理師喊苦,一天要抽血超過300袋,甚至出現板機指,認爲捐血贈品不應無限上綱。
事實上,各地捐血活動贈品都相當海派,臺南上週就送出卡式爐,桃園預計下週送烤雞、土雞蛋,甚至有主辦單位辦理抽獎,抽鑽石、電視、手機等。每逢有禮品都吸引排隊人龍,不少人見禮品送完,還會等下一檔期再捐。
血液基金會專員杜文靖表示,臺灣推動無償捐血已數十年,近年不斷呼籲別提供高價禮品,大部分捐血者並非爲禮物而來,若有民衆因此隱瞞吃藥或刺青等事實,可能提高血液不合格率,對病患非福分。
杜文靖指出,各捐血點都有提供點心、飲料,目的是希望捐血人能稍事休息,補充鹽分與水分。近年血液基金會也提供具有推廣性質的紀念品,如彈力拉繩、帽子、襪子等,分離術捐血人可集點兌換喜憨兒餐盒送到偏鄉學校,讓捐血人的心意變成兩份公益。
臺灣血液基金會企業工會理事長謝緹縈指出,有護理師超時工作12小時以上,若遇到捐血高峰期,一車3個護理師每天抽取超過300袋血液,因反覆動作而出現板機指,呼籲衛福部落實「無償捐血」,贈品活動應設立範圍上限。
杜文靖表示,因捐血護理人員採排班制,在醫療用血供需平衡的狀況下,會優先考量員工的身心狀態,也盼民衆抱着「捐血救人」的使命,養成定期捐血習慣,讓血液穩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