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瑜:八年血戰不能忘 臺灣因此重回中華民國版圖

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赴中正紀念堂,並於中午前往「國軍忠烈祠」致敬。圖/親民黨提供

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赴中正紀念堂致敬,並於中午前往「國軍忠烈祠」,向當年在抗戰期間,無數爲國壯烈犧牲的軍民同胞表達最高敬意與悼念之意。

宋楚瑜表示,如果80年前,對日抗戰沒有取得勝利,不僅中華民國不復存在,臺灣也不會重回中華民國版圖。不論是對臺灣或對中華民國而言,今天是何等重大關鍵值得紀念的日子。他身爲臺灣省唯一的民選省長,也要代表全體臺灣省民大聲說「我們不僅是臺灣人,也是中華民國國民,我們都熱愛臺灣這塊土地,更應當重視臺灣光復的這段歷史。」

宋楚瑜說,他擔任臺灣省主席與臺灣民選省長時,一共5年9個月,每年的臺灣光復節他都會在南投縣中興新村舉辦慶祝酒會,從未中斷。在歷次慶祝酒會中,不僅李登輝總統夫婦、行政院長連戰夫婦蒞臨出席,尤其在50週年紀念酒會時,他更廣邀各國駐華使節蒞臨中興新村,一同慶祝。這正代表慶祝臺灣光復迴歸中華民國版圖是全國同心一致、國際社會也認可的具體印證。

宋楚瑜說,8年艱苦對日抗戰、成千上萬同胞流離失所的悲慘歲月。他生於戰亂之時,是名符其實的「抗戰寶寶」,隨父母及國軍部隊不斷轉進,從家鄉湖南,輾轉到重慶,二戰期間,日本曾派軍機轟炸重慶131次。不少次他在母親的襁褓呵護下,在防空洞中避難。爾後再到臺灣,一路顛沛流離,更讓他從小了解到,戰爭無情、和平可貴,也體認到蔣中正委員長所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爲中華民族英勇奮戰的史實,不容抹滅。

宋楚瑜說,蔣中正領導8年對日抗戰,有三個重大意義,一是「救亡圖存、還我河山」,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滅我中華的意圖已暴露無遺。蔣中正在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凝聚愛國意識,讓中華兒女一致團結對外,齊心抗日,終獲最後勝利,中華民國國祚永存。

宋楚瑜說,二是「奮戰到底、蓄勢待變」,蔣中正領導國民革命軍對日抗戰,期間重要會戰計22次,重要戰鬥1117回,小戰鬥38931役,國軍官兵傷亡逾322萬人,平民死傷超過2000萬人,國軍在軍械裝備不對稱劣勢型態下,仍奮戰到底,捨生取義,以空間換取時間,獨自抗戰八年,終能蓄勢待變,獲致最後勝利。

宋楚瑜說,三是「洞察世局、光復臺灣」,蔣中正先帶領國軍孤軍奮鬥,力抗80萬日軍,使日軍無法完全投入太平洋戰場。等到日軍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順勢促成中美結盟。蔣中正領導的英勇國民革命軍,對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的勝利,乃至於後來世界局勢變化,使得中華民國得以自立自強於世界四強之列,成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確有其重大貢獻。

宋楚瑜說,除緬懷蔣中正艱辛領導對日抗戰勝利外,大家也應瞭解訂定9月3日爲「抗戰勝利紀念日」的重大意義。80年前的此時,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海軍密蘇里艦甲板上,由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大日本帝國天皇陛下及日本國政府」以及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正式簽署日本的投降文件。包括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中國代表爲中華民國軍令部長徐永昌上將,稍晚他也會率親民黨黨員一同前往徐永昌墓前致敬。

宋楚瑜說,他欣見兩岸同爲慶祝中華民族在艱難環境下贏得抗戰勝利,而勝利成果的具體展現,就是將臺灣及澎湖羣島重新迴歸到中華民國版圖,兩岸之間理應珍惜。而臺灣重回中華民國懷抱後,在過去80多年,中華民國政府治理下,堅持自由民主價值,從威權體制逐步轉型到民主開放,教育普及、創造臺灣經濟奇蹟,民生樂利,社會繁榮,此亦爲兩蔣領導人對臺灣的重大貢獻。

宋楚瑜說,今天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80週年,「不能忘」戰爭的殘酷,以及對日抗戰的艱辛,要珍惜中華民國現在得來不易的和平與繁榮;同時也應該「常思量」,思量要爲臺灣開創什麼樣的美好未來。臺灣光復不能忘;八年血戰不能忘;民族精神不能忘;中華民國不能忘,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不能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