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數據不給我用!馬斯克狀告蘋果OpenAI壟斷,稱"微信夢"要被掐死
8月26日消息,週一,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與社交媒體平臺X聯手起訴蘋果和OpenAI,指控這兩家公司非法阻礙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
最初,馬斯克似乎將矛頭指向了這樣一個現象:OpenAI的ChatGPT長期佔據蘋果“必備應用”排行榜首,而自家的Grok卻始終未能上榜。他聲稱,蘋果明顯偏袒作爲合作伙伴的OpenAI,變相排擠了其他聊天機器人競爭者。
然而,馬斯克的訴訟材料透露出更深層的擔憂:他不僅僅是爲了提升Grok在iPhone上的下載量,更擔心蘋果與OpenAI的聯手將徹底擊碎他打造“超級應用”的夢想,而這正是他當初收購Twitter(現X)的核心目標。
面對OpenAI在聊天機器人市場中近乎壓倒性的領先地位,馬斯克顯然感到了危機。他明確提出指控,稱蘋果將ChatGPT深度集成至iOS系統的協議,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與不正當競爭法。馬斯克強調,這一所謂的“合謀”旨在維護蘋果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壟斷地位,並通過封鎖競爭對手來進一步鞏固OpenAI的市場主導權。
馬斯克主張,蘋果對X可能借助Grok打造出足以取代智能手機的“超級應用”非常忌憚,以至於不惜與OpenAI聯手,限制X和xAI的創新空間。訴狀中特別援引了蘋果高管艾迪·庫伊(EddyCue)的發言,稱其“公開擔憂人工智能可能顛覆蘋果的智能手機業務”。這種模式在部分海外市場已有先例,例如微信等超級應用早已展現出替代傳統手機功能的潛力。
訴狀中寫道:“爲了保護自身的智能手機壟斷地位,蘋果選擇與OpenAI結盟,而OpenAI恰恰是通過抑制競爭與創新獲利最多的企業,它已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市場中形成壟斷。”
爭議的焦點不僅在於ChatGPT成爲唯一與Siri及其他iPhone核心功能深度綁定的聊天機器人,訴狀還指出,該協議爲OpenAI(X稱其已掌控至少80%的聊天機器人市場份額)提供了獨家獲取數十億條用戶提示的權限,這些數據可被用於訓練模型,進一步強化其領先優勢。
訴狀稱,缺乏類似的訪問權限,即便是馬斯克旗下的公司也難以擴大規模。這限制了競爭對手推進模型迭代、開發有競爭力產品的空間,尤其是在吸引iPhone用戶擺脫原生ChatGPT功能方面。
X進一步提出,如果這一獨家合作持續,蘋果用戶將“面臨更少的選擇、更有限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功能”,而蘋果仍可以以壟斷價格銷售iPhone,OpenAI也計劃“在未來四年將其‘Plus’訂閱費用提高一倍”。X聲稱,若沒有OpenAI對市場價格的控制力,這一計劃根本不可能實現。
訴狀強調:“在一個充分競爭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市場中,用戶的選擇應當決定產品的成敗。原本應出現的激烈競爭,即各家聊天機器人努力以更優體驗吸引用戶,卻因被告的反競爭行爲而被扼殺。這種行爲將市場的大部分拱手讓予ChatGPT,使Grok等競爭對手無法與其公平競爭。”
而對馬斯克而言,更令他焦慮的是,一旦蘋果在AppStore中“堅定不移地向ChatGPT傾斜”,就意味着“投資者將面臨巨大風險,不願支持任何非市場主導者的企業”。也就是說,只要與OpenAI的協議仍在,X和xAI就很難獲得資金支持。同時,資源匱乏還可能加劇大型科技公司挖走其人才的風險。
訴狀總結道:“蘋果的行爲通過縱容OpenAI維持壟斷,不僅抑制了人工智能和超級應用的發展,也阻礙了本可孵化出替代iPhone功能的創新與投資。”
X和xAI希望陪審團能夠裁定,正如蘋果默認搜索引擎協議鞏固了谷歌的壟斷一樣,此次與OpenAI的獨家合作也違反反壟斷法,加劇了市場壟斷。X尋求因銷售損失及企業面臨的威脅獲得數十億美元賠償,並要求法院永久禁止該協議繼續執行。
蘋果的擔憂:iPhone或將“過時”
這起訴訟清楚地表明,馬斯克的公司正全力探索如何讓Grok實現對ChatGPT的超越。訴狀中指出,自OpenAI的聊天機器人成爲“史上增長最快的應用程序”以來,其用戶數量一直呈“指數級增長”,持續吸引大量使用者。
而如今,隨着深度集成至iOS系統,只有OpenAI能夠接收到iPhone用戶在使用Siri、蘋果寫作工具或相機應用時產生的提示信息。其他競爭者“不僅錯失了那些未通過AppStore下載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的用戶提示,更因該集成機制令用戶無需下載應用,而徹底失去潛在用戶入口。”
X在訴狀中稱:“這一獨家安排將持續多久,目前仍無法預測,但OpenAI的競爭對手每時每刻都在因被非法剝奪訪問這些提示信息的權利而遭受持續損害。”
X和xAI主張,蘋果並無正當的競爭理由爲ChatGPT提供如此高度的排他性權限,並對蘋果拒絕xAI將Grok接入iOS系統的請求表示強烈不滿。
據稱,蘋果還多次駁回了xAI關於在AppStore中重點展示Grok應用的請求,包括該應用最初發布時,以及近期X推出Grok“Imagine”新功能的關鍵節點。
除被指控“操縱AppStore排名”之外,馬斯克在訴訟中還指責蘋果“故意延遲批准xAI對Grok應用的更新”,認爲這是一種變相抑制競爭的做法。
X表示,若無這些反競爭行爲,Grok和其他競爭性聊天機器人本應“獲得更廣泛的應用”,創造更多收入,進而推動整個聊天機器人領域加速創新。但蘋果顯然不願看到這一局面,因爲它擔心更強大的Grok會助推X的超級應用戰略取得成功,從而使用戶更容易轉向更便宜的智能手機設備,甚至在未來某一天,讓iPhone徹底“過時”。
馬斯克的擔憂:“超級應用”願景或被扼殺
X和xAI在訴狀中指出,OpenAI與蘋果之間協議的財務結構透露出抑制人工智能創新的意圖。訴狀稱:“OpenAI實際上免費向蘋果提供ChatGPT使用權,相當於是自己掏錢促成這筆交易。”與此同時,蘋果似乎也並不期待從合作中獲得短期收益。
X引用了一份報告,其中指出“蘋果將OpenAI的品牌和技術推廣至其數億臺設備,這一合作所帶來的價值等同於甚至超過現金支付。”簡而言之,X宣稱“OpenAI願意犧牲短期利潤,以換取這樣的入口權限”,從而維持其市場主導地位。而蘋果方面,雖未設定短期盈利目標,但計劃在“OpenAI通過iPhone和其他設備將ChatGPT提示商業化之後,從中分得一部分最終利潤。”
X認爲,儘管缺乏即時利潤,且從技術角度看並無理由阻止蘋果向其他聊天機器人廠商提供類似合作,蘋果仍堅持選擇與OpenAI獨家綁定,這一做法令人不解。訴狀還稱:“通過簽訂排他性協議,蘋果實際上放棄了本可通過與多家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合作所獲得的潛在利潤。”其背後真正的動機,被指是蘋果與OpenAI的共同目標,即全面壓制競爭,鞏固雙方的壟斷地位。
訴狀堅稱,X和xAI無法與這一“強勢聯盟”正面競爭。通過數據拆解,X指出:“2024年,Siri每日在全球接收的請求量高達15億次”,這一數字“超過了2024年所有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提示的總和”。據稱,這意味着與蘋果的協議爲OpenAI提供了“獨家獲取最多55%潛在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提示的權限”。由此產生的網絡效應極其強大,儘管老牌科技公司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目前仍沒有競爭對手能夠動搖ChatGPT對市場的掌控。
訴狀強調:“ChatGPT在與蘋果達成協議之前,就已是最大的AI聊天機器人。而自蘋果與OpenAI合作以來,競爭對手幾乎已失去趕超ChatGPT所需規模的一切希望。”
對X而言,一旦敗訴,甚至可能意味着生存危機。訴狀中寫道:“由於Grok是X應用中的核心功能,Grok表現越出色,X應用的吸引力就越大。而被告方的行爲使Grok無法與ChatGPT公平競爭,導致X應用,乃至X公司本身,在這一過程中持續受損。這已造成X用戶和訂閱量流失、收入與利潤下滑,最終致使X的企業價值遭受侵蝕。”
法律的審視:一場定義AI時代反壟斷規則的訴訟?
蘋果發言人未立即迴應置評請求。蘋果公司此前曾表示,AppStore的設計旨在做到公平無偏見,併爲其與OpenAI的合作進行辯護,稱高管們只會與他們眼中的最佳產品合作,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OpenAI發言人則迴應稱:“這起最新訴訟符合馬斯克持續以來的騷擾行爲模式。”馬斯克曾另案起訴OpenAI,試圖阻止該初創公司轉型爲營利性實體,稱其在開發AI的過程中背離了優先考慮人類福祉的使命。
OpenAI還進一步表示,馬斯克發起訴訟的真正動機,實爲清除競爭障礙,助力其旗下xAI主導人工智能行業。
一些未參與本案的反壟斷法律專家分析認爲,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可能有助於支撐xAI的核心主張,即蘋果涉嫌非法將iPhone銷售與OpenAI的ChatGPT進行捆綁。但他們同時指出,蘋果可能會辯稱,選擇與OpenAI合作是“基於激烈競爭環境下的商業判斷”,並且蘋果沒有法律義務幫助其競爭對手獲取市場份額。
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教授赫爾伯特·霍文坎普(HerbertHovenkamp)表示,蘋果還可能主張,將人工智能功能集成至操作系統是出於安全或運行效率方面的考量,屬於合理的技術整合。
更廣泛地看,這起訴訟也可能成爲美國法院首次藉機審視“人工智能市場”是否構成一個獨立的反壟斷監管對象,以及其具體邊界如何界定,這在反壟斷訴訟中往往是關鍵爭議點。
布法羅大學法學院教授克里斯蒂娜·巴瑟洛繆(ChristineBartholomew)評論稱:“本案可謂‘煤礦中的金絲雀’,它將反映法院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市場本質,以及反壟斷法應如何適應這一新興領域。”(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