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萬象新】火熱年味,爲全年經濟獻上“開門紅”
作者:謝偉鋒
乙巳新歲啓,新春新氣象。2025年春節期間,從北國雪鄉到天涯海角,從東海之濱到西部原野,華夏大地處處洋溢着火熱的年味,涌動着發展的活力。同樣火熱的,還有旺盛的消費場景。數據顯示,春節假期8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23億人次,入境遊訂單增長203%——“流動的中國”映照出2025年春節裡的火熱年味,更折射出經濟發展的向陽成長。
春節申遺成功,中國傳統節日在世界舞臺上“C位出道”,讓新春假期成爲探尋“何以爲中國”的最佳節點。去大理學扎染、去自貢看花燈、去景德鎮做陶器……在旅遊平臺上,“非遺體驗”和“非遺手工”的搜索量井噴式增長。過年這幾天,多地圍繞非遺推出了市集、演出、展覽、非遺體驗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爲遊客帶來豐富的文旅消費選擇。傳承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是重要法寶,在消費過程中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瑰寶,亦是一種“見人見物見生活”。
春節假期裡,看電影成爲很多家庭過年的新年俗。據統計,2025年春節檔(1月28日至2月4日)電影票房爲95.10億元,觀影人次爲1.87億,創造了新的春節檔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觀看一場電影絕不是幾十元電影票那麼簡單,它還能在有限場景裡鏈接起購物、餐飲和文娛等諸多消費環境,由此帶來的溢出效應,正成爲商圈經濟的催發引擎。以優質創作獲得票房和口碑,春節期間電影市場的火爆,正帶動着上下游一起“熱辣滾燙”。
“買買買”,從來都是過年裡的“主旋律”。進入2025年新春,老百姓購買年貨的趨勢不減,觀察大家購物車裡的林林總總,澳洲龍蝦、俄羅斯雪蟹、智利車釐子都不再稀罕,而數碼產品、黃金、鮮花等商品的備受追捧,展現出老百姓多元化的消費觀念。在浙江杭州,“禁止蕉綠”“工資飛掌”“好運蘭”等個性化綠植頗受年輕人喜歡,大家捨得爲“好看”和“情緒”花錢。消費端的旺盛,激發了生產端的潛能。當一份份訂單紛至沓來,更多人的口袋鼓了、笑容多了。
首個“非遺春節”遇上240小時免籤,讓“到中國過年”成爲外國友人新的時尚。在上海,德國的來華工作者開啓了“逛、吃、買”的模式;在重慶,生動的川劇表演讓澳大利亞教師感嘆不已……隨着入境遊客的便利度提升,春節這一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盛事越發成爲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功能,國際友人在“China Travel”中釋放出強大的消費力。在他們的眼中,春節裡的中國,要人文有人文,要美景有美景,怎能不令人流連忘返!
亞冬會臨近,和冰雪運動有關的消費正在快速增長。黑龍江哈爾濱周邊的速滑冰場裡,涌入了不少前來感受冰雪運動氛圍的“南方小土豆”;在新疆阿勒泰將軍山滑雪場,年輕人們用滑雪的方式迎接新春到來;上海最大戶外水岸冰場成爲市民的熱門去處,每天人氣爆棚……“春節健康不打烊,運動健身過大年”正成爲很多人的“知”與“行”。大家投入到體育運動裡的消費,將以正向反饋的方式,讓你我他能夠以強健的體魄、抖擻的精神去面對嶄新的一年。
消費,是拉動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火熱年味所帶來的旺盛消費,不僅爲經濟發展獻上“開門紅”,更有望帶動“全年紅”——優質商品的日益豐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生態環境的持續變好、服務品質的水平提升……諸多領域的發力,爲包括新春經濟在內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們從2025年新春假期裡尋找到了歡樂,也從這裡汲取到了不竭的前行動力。(謝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