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授官位更甚公器私用
監察院爭議連環爆,秘書長李俊俋因不當使用公務車遭告發涉背信等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監察院原任秘書長李俊俋遭爆濫用公務車接送愛犬美容辭職,繼之又有媒體爆料不只一名監委濫用公務車辦私事。這些公器私用行爲看似雞毛蒜皮小事,卻是值得重視的心態問題。
當官的人往往有個心態,「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這是久遠以來官場的習氣。尤其是政務官或機關首長,大大小小,包括家中的各種私務,利用公家資源的情事屢見不鮮;因爲是整個辦公室的「老大」,除非媒體爆料,無人敢多說閒話。所費金額可能不大,但享盡方便、耍特權的威風,也是人們趨之若鶩、拚命想當官的原因之一。
公務車私用、將公家器具拿回家使用,甚至使喚隨身秘書去購物、接送小孩等,都是公器私用行爲。這些有形的侵佔公家資源尚屬有限度;另有一種大家未注意的是,大官利用權勢將名器職位私相授受,這種循私的危害更烈。
不問能力專長是否符合,將自己的親信派去其可以掌控的單位任職,若德不配位則嚴重影響公務運作。空降者與單位缺乏休慼與共的情感,則儘量在職位上撈好處,因此徇私往往跟舞弊脫不了關係,官箴敗壞多從此開始。
古人雖然曾說「內舉不避親」,但這是說只要用人唯才即可不必理會瓜田李下之譏,現在官場上卻多見「內舉唯親」,更該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