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輸”出2.5億,“清水”黃河入山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國芳 李殷婷 常新喜
近日,山東完成對河南2024年度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資金支付,金額6207萬元。自2021年山東河南兩省簽署黃河流域首個省際橫向生態補償協議以來,山東已累計向河南兌現生態補償金2.5億元。這2.5億元背後,換來的是黃河水質連續達標,也是魯豫兩省聯手保護黃河生態的生動實踐。
2021年4月,山東河南簽訂了《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當年,黃河從豫入魯水質達到Ⅱ類標準以上。根據約定,2022年,山東兌現河南省兩個年度生態補償資金共1.26億元。2023年底,在第一輪“對賭協議”基礎上,雙方又簽訂了第二輪補償協議(2023-2025年),水質類別補償由原來的年度達標調整爲月度達標,補償因子增加總氮指標。
自協議簽訂以來,河南不斷強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實施“淨水入黃河”工程,全力以赴確保履約。隨着黃河干流水質穩中向好,位於河南濮陽的黃河劉莊國控斷面總氮年均濃度低於上一年年均值,今年7月,山東又履約兌現2024年度補償資金6207萬元。至此,四年累計兌現2.5億元。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週年。保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是總書記心間始終的牽掛。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9月12日在甘肅省蘭州市主持召開的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持續完善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更加突出黃河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山東不但在全國率先建立省際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2021年9月,又將這項改革經驗拓展應用到省內,率先在全國實現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全覆蓋。2022年,財政部等四部委對山東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財政部給予專項獎勵2億元,並在全國推廣。
魯豫兩省的對賭模式在黃河上中游省份得到推廣。其中,甘肅先後與寧夏、四川、青海簽訂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是沿黃九省區唯一一個與三省(自治區)簽訂補償協議的省份。截至2025年6月,全國24個省份建立了30個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