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機制外長會議今召開 北京:反對製造陣營對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新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在澳洲訪問,今天並將出席四方機制(Quad)外長會議。美國之音報導,布林肯昨天在墨爾本表示,這次會議並不是要特別反對任何人,而是關於捍衛基於規則的秩序。中國則再次指責美國「拼湊小集團」和「製造陣營對抗」。
正在澳洲訪問的布林肯今天(2月11日)將參加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外長會議。參加四方機制的另外三國是澳洲、日本和印度。主持這次會議的澳洲外長佩恩9日表示,這次會議向中國傳遞出一項訊息,即該地區的安全仍然是美國的優先考慮事項。她說,四方機制的部長們在對印太地區事務的重視方面是在「用腳投票」。
美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上週五在電話吹風會上稱,四方機制外長的部分討論「將與中國構成的挑戰有關」。
布林肯10日在墨爾本接受澳洲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被問到四方機制是否意在制衡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問題,布林肯試圖從更廣泛的層面去定義這個聯盟,他說:「四方機制從根本上說是提出一個積極的願景和積極的行動,以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主要挑戰,並尋找機會並充分利用這些機會。」
布林肯說,四方機制的全部意義在於,利用這四個國家擁有的人才、資源和不同的技能組合,——而且可能與其他國家合作,共同應對新冠疫情,並且探討如何使經濟從疫情中恢復、如何通過將供應鏈多元化使之更具韌性以及如何看待新興技術及其規則、規範和標準,等等。
澳洲外長佩恩說,四方機制的部長們將重點關注該地區新冠病毒疫苗的分發、網路和其他技術問題,以及解決虛假訊息、反恐和氣候變化問題。
針對澳洲國防部長杜頓評論:「除非在南海挺身對抗中國,否則澳洲及其盟友將失去未來十年」,布林肯對此表示,美國及其盟友必須捍衛基於規則的秩序,而不是對抗任何人。
「我們必須做的和我們正在做的就是捍衛規範、規則、標準和將我們團結在一起的價值觀,」布林肯指出,「因此,這不是要特別反對任何人;這是關於捍衛一個基於規則的秩序,確保我們在這些規則和原則受到挑戰時維護它們。因爲正是它鞏固了幾十年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機會。 因此,當它們受到挑戰時,我們有義務挺身而出。」
布林肯的澳洲之行是美國、英國和澳洲去年9月宣佈達成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之後首次訪問澳洲。協議包括一項爲澳洲建造核動力潛艇的交易,這是針對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擴張而加強威懾的一部分。
報導稱,預計布林肯還將討論中國和俄羅斯日益加強的夥伴關係給美國及其盟友帶來的威脅。這種夥伴關係在2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北京冬奧會開幕前的會晤中得到展示。俄中元首會晤正值俄羅斯在鄰國烏克蘭邊境集結重兵以及中國加大對臺灣的軍事威脅之際。
布林肯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被問到,他是否對中國與俄羅斯關係日益密切感到擔心。他說,中國與俄羅斯日益接近已有時日了,所以不是什麼新鮮事。他再次重申,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對中國也沒有好處,因爲俄羅斯威脅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主權與中國一貫主張的維護領土完整和主權的原則不符。
「所以人們會認爲,中國向俄羅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關切。」布林肯似乎暗示,美國領導的西方國家陣營的力量要超過俄羅斯與中國。他提到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夥伴與同盟關係,包括北約、歐盟、七國集團、四方機制、澳英美三邊安全機制等等。
布林肯表示,「我們有多種同盟、夥伴關係和聯盟來處理我們人民關切的問題。 這實際上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這些夥伴關係、這些同盟,它們不僅是自願的,而且是基於一套共同的價值觀和基本利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一方面攻擊美國的民主和價值觀,同時也抨擊美國的同盟關係是「拼湊小集團」和「製造陣營對抗」,「美國所謂『民主』人設早已崩塌,卻仍強迫他國接受其『美式民主標準』,以民主價值觀劃線、拼湊小集團,這是對民主徹底的背叛。」
趙立堅還把中國的亞太安全觀與美國進行了比較:中國承認和擁護的是「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而不是一國或幾國單方面定義的所謂『以規則爲基礎的秩序』。」
布林肯爲期一週的訪問行程除了澳洲以外,還包括太平洋島國斐濟和夏威夷的檀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