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對頭變臨時隊友 貝佐斯向馬斯克租火箭

圖爲聯合發射聯盟Atlas V火箭載運亞馬遜Kuiper衛星升空的資料照。(路透)

亞馬遜正在網路衛星市場,全力追趕馬斯克的航太公司SpaceX,但亞馬遜受制於美國政府的部署時限,不得不向SpaceX租用火箭,將旗下最新一批衛星送上太空,形成死對頭變臨時隊友的微妙局面。

美東時間16日凌晨兩點半,SpaceX獵鷹9號火箭運載24顆亞馬遜Kuiper網路衛星,在美國佛州發射升空,讓亞馬遜的升空衛星總數增至78顆。

這是罕見的結盟行動,太空是馬斯克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這兩個宿敵廝殺的戰場。貝佐斯不只在低軌衛星與馬斯克競爭,也設立太空科技公司藍源(Blue Origin),與馬斯克的SpaceX比拚。儘管亞馬遜這次發射要暫時倚賴競爭對手的火箭,但該公司此刻更在乎的是搶時間送衛星上太空。

亞馬遜2019年啓動Kuiper計劃,要發射3,200顆以上的低軌衛星。但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執照規定,亞馬遜須在明年7月底之前,部署至少一半衛星。

亞馬遜原本想依靠貝佐斯的藍源公司送衛星上太空,但藍源的旗艦火箭新葛倫號(New Glenn),僅在1月試飛過一次。相較之下,SpaceX的獵鷹9號已成功讓星鏈衛星羣升空。SpaceX是低軌衛星網路的領導業者,全球擁有約8,000顆衛星、500萬名客戶。

Kuiper衛星頭兩次升空,是在今年4月、6月,由聯合發射同盟(ULA)提供火箭。爲了趕進度,亞馬遜必須加緊生產與部署衛星,目前已預約多達83次火箭發射。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估計,全球衛星通訊服務市場的規模,到2030年時將達400億美元。美國銀行分析師認爲,亞馬遜瞄準這個商機,若能搶下30%市佔,Kuiper到2032年營收有望達到71億美元,將成亞馬遜主要的營收引擎之一,可能會帶來強健的長期利潤。亞馬遜也冀望靠Kuiper,爲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助一臂之力。

但要發射衛星羣所費不貲,須打造衛星、建造地面站等相關基礎設施,亞馬遜爲此編列預算超過100億美元。美銀分析師預估,若要完成部署,總支出可能高達230億美元。美銀推估,亞馬遜今年每次火箭發射的成本,約爲1.5億美元,預計到第4季,衛星製造成本累計將達1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