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都逃不出」 墓碑棺材全MIC 這村印冥幣變地下華爾街

曹縣生產的棺材。 (取材自時代週報 /日本駐青島領事館官網供圖)

墓碑、棺材、冥幣、骨灰盒……,近年來這些中國製造(MIC)的殯葬用品在全球多國市場持續增長,連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火化的火葬場,背後都是中資控股。日本網友感嘆,「連死後都逃不出中國製造」。

時代週報報導,中國人正在承包全球的「身後事」。2024年山東菏澤曹縣以「棺材之鄉」聞名,當地業者表示,這裡製作的棺材質地輕、耐腐蝕,價格僅爲日本本土產品的一半。目前曹縣對日本棺木出口量突破120萬套,佔據其市場分額的九成;可以說,每10個日本人,就有9個以後要躺在曹縣製造的棺材裡。

除了棺材,曹縣還生產日本人葬禮用的祭臺,以及擺在家裡的牌位,更順應趨勢推出「家居式骨灰盒」,在日本熱銷。

日本人不僅需要中國製造的棺材,還離不開中國製造的墓碑。福建惠安每年向日本出口超過20萬套墓碑,佔據其90%的市場,年產值近20億元。惠安製造的墓碑單套價格僅爲日本製造的三分之一,疫情期間,惠安工廠曾停工三週,還一度導致日本墓碑斷供,東京殯儀館被迫用臨時木牌替代。

曹縣工廠正在生產棺材。(取材自時代週報 /日本駐青島領事館官網供圖)

中國的殯葬用品也瞄準了歐美市場。近年來,「燒冥幣」這個習俗在歐美社交平臺悄然火起來,外國人稱之爲祖先錢(Ancestor money)。河北保定米北莊嗅到商機,開始製作美元、歐元、英鎊等多國貨幣版本的冥幣,同時紙紮品也從傳統的房屋、衣物,擴展到iPhone、LV包、私人飛機等。如今的米北莊村被譽爲「地下華爾街」,每年向海外輸送數以億計的冥幣。

中國殯葬用品更打入了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一直以來,美國的棺材及墓碑市場都被當地業者壟斷,即便如此,仍有業者仍找到空檔見縫插針。總部位於香港的Sich Casket已成爲美國殯儀館的重要供應商之一,經銷商遍佈美國。Costco則與澳洲供應商Scientia Coffins and Caskets合作,在超市售賣價格便宜的棺材,主要產地就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