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浙江、廣東鬆綁事業單位年齡限制 最年長可報考到41歲

新華每日電訊:爲打破「35歲上限」的招聘規則叫好。(示意圖:達志影像)

據媒體報導,四川、浙江、廣東等多地將部分事業單位報考年齡放寬,有的崗位要求38週歲及以下,研究生學歷放寬到41週歲及以下。大陸官媒《新華每日電訊》12日刊發評論稱,事業單位放寬報考要求,釋放了打破就業年齡限制的積極信號,爲打破「35歲上限」的招聘規則叫好。

評論稱,一段時間以來,不少用人單位採用「35歲以下」的招聘條件,加深了就業羣體的「35歲焦慮」。這一現象的成因很多。有的用人單位偏好使用年輕勞動力以降低用人成本,有的用人單位認爲老員工不如年輕人好管理,還有的用人單位覺得生育後婦女請假多不好管。在較長時間內,全社會對不合理就業年齡限制的認識並不深刻,缺少足夠的引導和干預。

2024年9月,中共中央、大陸國務院發佈《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出「消除地域、身份、性別、年齡等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這個意見適配當前中國人才結構的發展變化,也迴應了廣大羣衆的實際需要。消除對就業年齡的限制,能夠營造更加公正的就業環境,減少因年齡歧視造成的人才浪費,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源使用效率,推動形成「學習-工作-再學習」的良性循環。

當然,年齡限制要真正打破,還需加強系統謀劃。凝聚反對年齡歧視的社會共識,放棄「年齡+學歷」的簡單篩選,逐步建立人才的多元化評價體系。不但在就業上考慮「大齡新人」,也在企業用人成本、家庭生活負擔方面,爲35歲以上人羣解憂紓困。

消除就業年齡限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它意味着社會珍視每個人的潛在價值,承認人才沒有「保質期」,智慧與能力的發展軌跡因人而異。這種轉變將幫助我們構建一個更加包容、高效且充滿活力的現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