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推出升級版“科創政策包”:創新券兌付擴圍+科創貸提額降費雙線發力
日前,《四川省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和《“天府科創貸”操作細則》(下稱:《操作細則》)印發。今日(14日),四川省科技廳在成都召開政策解讀會,對文件進行解讀。
記者瞭解到,科技創新券是一項在全國具有示範作用的普惠性科技服務政策,在引導支持企業創新、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此次出臺的《管理辦法》改變以往省級財政下達專項經費、市(州)負責推廣使用的模式,直接面向企業和服務機構發放省級科技創新券,同步建立省、市科技創新券兌付聯動機制,引導市(州)加大科技創新券投入和推廣使用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券跨市(州)使用和兌付。
《管理辦法》擴大了兌付支持範圍,在檢驗檢測、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等科技服務的基礎上,將企業使用科技創新券購買的高性能算力服務、概念驗證和中試熟化服務等納入支持範圍,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等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券工作均在四川省科創通平臺開展,爲企業提供申領、發放、使用、兌付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
爲規範“天府科創貸”政策性貸款產品的管理及業務操作流程,提高運作效率,有效防範風險,科技廳聯合財政廳日前印發了《“天府科創貸”操作細則》。
此次出臺的《操作細則》圍繞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擴大了支持範圍和力度,在原有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基礎上,將高層次人才所在企業和創新積分評價企業納入支持範圍。最高貸款金額從10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同時,建立“省風險補償資金池+銀行+擔保+再擔保+國擔基金”五方分險模式,將科技企業貸款納入國擔基金支持範圍,增強擔保支持科技創新力量,推動金融機構“想貸、敢貸、願貸”。
《操作細則》還嚴格限制了綜合融資成本,設定貸款利率上限、擔保費率上限,通過“低利率+貼息+禁收其他費用”組合,降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