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加速企業集羣發展

今年上半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達31918.2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高端製造領域表現尤爲亮眼──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3.1%。  在成都新都區的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每天都在上演着航空製造產業的創新故事。  7月23日,記者走進園區的漢墨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墨工業)生產廠房,此刻,一臺集“高精度、高剛性、高效率”於一身的FZC2800DS雙主軸臥式五軸聯動機型正加速作業,一塊汽車後底板即將壓鑄完成。  “我們的產品基於三角形穩定架構,雙主軸向前傾斜15度,不僅便於排屑排油,還能將加工精度控制在微米級別。”公司董事長樑志金介紹,傳統加工需要25分鐘的工序,在這裡僅需18分鐘,換刀時間的縮短直接提高了生產效率。  數控機牀被譽爲“工業母機”,在高端製造產業中佔據核心地位。今年5月16日,隨着總投資3億元的高端工業母機研發生產基地正式投產,漢墨工業完成了總部整體遷址。  談及選擇新都的原因,樑志金表示,成都航空產業集羣效應顯著。園區內有30多家配套企業,既有長期合作的老客戶,也有正在洽談的新夥伴。他透露,公司計劃在成都大規模投入生產,今年底員工規模將擴大至150人,未來3至5年力爭實現年產能300至500臺,產值達到2億至3億元。  位於漢墨工業附近的四川仨川航空,同樣是這片產業熱土上的佼佼者。作爲專注於航空裝備複雜構型精密製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仨川航空2014年成立,2020年搬遷至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2023年全面建成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仨川航空董事長苗健表示,園區完善的產業配套和政策支持,解決了“上下游”協同和“上下樓”就近的問題。客戶就在隔壁廠房,生產計劃調整和工序銜接都能實時溝通,這不僅降低了成本,實現了集中管理,更拉近了與客戶的距離。  記者瞭解到,未來,產業園將持續推進產業強鏈、延鏈、補鏈,立足“起於不止於”發展理念,強化項目招引,推動更多園區企業進入中國商飛、沈飛、西飛等核心配套體系,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競爭能力,加速航空航天產業集聚騰飛。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鄒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