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些人不能喝牛奶(不是乳糖不耐)?真的嗎?
腎結石患者不僅要多喝水,還可以適量喝牛奶?近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和閔行區健促中心聯合制作的科普微電影《需要與被需要 牛奶與腎結石》正式發佈,通過生動的情節和鮮活的人物形象,以一種輕鬆有趣、易於接受的方式,向觀衆傳遞了科學的健康知識——腎結石患者不僅可以喝牛奶,科學補鈣還能幫助預防結石復發,同時還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飲食建議和生活方式調整方法。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了:難道腎結石患者還要補鈣嗎?這是真的嗎?是的,這不僅是真的,還得有科學依據。
1.爲什麼補鈣不會加重腎結石?
腎結石的形成,根本原因其實並不是補鈣太多,而是身體對草酸鹽的處理有問題。腎結石中的鈣大部分是和草酸鹽結合形成的,草酸鹽來自我們平時吃得很多食物,比如菠菜、堅果、巧克力等。當體內草酸鹽過多,它就容易和鈣結合,形成草酸鈣結晶,最後演變成結石。
如果鈣攝入不足,反而會讓草酸鹽在腸道中吸收得更多,進入血液後再通過腎臟排出,草酸鹽的濃度上升,反倒更容易和鈣結合形成結石。所以,補鈣適量能幫助草酸鹽在腸道中和鈣結合,從而減少其在尿液中的含量,降低結石形成的風險。
2.補鈣≠長結石,反而可以預防
研究表明,適量的補鈣不僅不會增加結石風險,還能幫助預防結石。但是,補鈣也有講究,咱們不能盲目大補,最好根據醫生的建議來進行科學補鈣,確保既補足了鈣,也不會讓鈣超標。特別是對已經發生過腎結石的患者,每天補充1000-1200毫克的鈣是合理的攝入量,當然,具體情況最好還是諮詢醫生。
3.不同類型的腎結石應對方法不同
雖然草酸鈣結石是最常見的腎結石類型,但腎結石並不止這一種。其他類型的結石,比如尿酸結石、磷酸鈣結石、胱氨酸結石等,它們的形成原因和處理方式也不同。比如,尿酸結石的形成與尿液過酸有很大關係,這種類型的結石患者要注意少吃肉類和海鮮等高嘌呤食物,多喝水,保持尿液鹼性;而胱氨酸結石則往往與遺傳因素有關。
所以,得了腎結石,一定要先明確自己的結石類型,針對性地進行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纔能有效預防結石復發。
4.腎結石患者的飲食建議
既然我們知道了腎結石的形成原因,那麼在生活中,腎結石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飲食習慣呢?
多喝水:多喝水絕對是預防結石的頭號法寶!每天儘量保持2.5升以上的尿量,這樣能幫助稀釋尿液中的鈣和草酸鹽,降低它們結合形成結石的概率。
減少高草酸食物的攝入:腎結石患者最好減少菠菜、巧克力、堅果、甜菜等高草酸食物的攝入,以防草酸鹽在體內積累。
控制鹽分:高鹽飲食會增加尿鈣的排出,從而提高腎結石形成的風險。所以,腎結石患者應該儘量減少鹽的攝入,每天的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克以下。
增加鈣質的攝入:適量補鈣對腎結石患者很重要,特別是通過食物補鈣,比如喝牛奶、吃奶製品,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實在難以通過食物攝取足夠的鈣質,可以考慮鈣片,但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5.結石手術後的護理和預防
如果結石比較大,需要手術治療,那麼術後如何避免復發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飲食上的調整,定期複查也是關鍵。每隔幾個月做一次B超檢查,監測腎臟的健康狀況,防止結石復發。
術後多喝水的原則依然適用,儘量每天保持充足的尿量。此外,某些類型的結石患者可能需要通過藥物來調整尿液的酸鹼度,比如尿酸結石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你服用鹼化尿液的藥物,防止結石再次形成。
記者:陳美玲 姜莉黎(見習)
供稿:區衛生健康委
初審:趙若楠
複審:石思嘉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註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