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將加快建設國際口腔產業集羣 口腔產業基金揭牌成立

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池夢蕊)8月23日,由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北京口腔醫療器械創新轉化大會暨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年會”在順義區召開。

本次大會以“醫創聚勢,共享未來”爲主題,旨在搭建“學術-產業-政策”三位一體的高端對話平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此次活動爲契機,順義區將加快建設國際口腔產業集羣,打造面向全球的口腔醫療科技創新高地。

會上,舉行了口腔產業基金成立揭牌儀式。該基金由順義區政府與北京朗視儀器聯合發起,首期1億元、遠期規模10億元,聚焦口腔醫療器械和醫療機器人及其核心器件、口腔材料、口腔人工智能、口腔醫療服務等方向進行投資。該基金將爲口腔科技企業提供全週期資本賦能,破解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難題,助力順義區打造國際領先的口腔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區。

大會還舉行了“北大口腔國際口腔醫療器械創新轉化基地”合作企業入駐簽約儀式。登拓新材料、歐世百泰、和福匯生物、中北醫創等10家口腔領域優秀企業作爲首批合作代表集中籤約,標誌着順義區口腔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步入“快車道”。

據悉,該基地由順義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合作共建。致力於打造集研發孵化、成果轉化、產業聚集與國際合作於一體的口腔醫療器械創新高地。通過提供政策、空間、資本和技術等全方位服務,加速口腔領域前沿項目落地與成長,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注入新動能。

爲打通臨牀需求、高校科研與產業轉化之間的屏障,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聯合北京市東城區崇文口腔醫院、東方劍橋教育集團、保定市第二醫院等多家職業院校及醫療機構,共同簽署“醫-校-產業融合共同體”合作協議。該共同體由北大口腔牽頭,致力於打破臨牀需求、高校科研與產業轉化之間的壁壘,實現衛生職業教育與健康產業需求的有效銜接,爲口腔醫學乃至更廣範圍的醫療創新提供持續支撐。

大會同步建立了“口腔自主創新產業聯盟”。該聯盟由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全資子公司—北京市中北醫療保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起,多家產業鏈代表性企業及機構共同參與。聯盟積極響應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戰略,以提升中國口腔產業核心技術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爲目標,通過企業協同、資源共享、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創新合作機制,共同推進關鍵技術攻關、標準制定與成果轉化,爲我國口腔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堅實基礎。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黨委書記周永勝分別圍繞真菌殺蟲劑的發現與創制、打造世界一流的口腔醫學轉化平臺、北大口腔科技創新平臺賦能口腔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做主旨報告。

大會學術報告環節,特邀來自北京市藥監局、北京市醫療器械審評中心、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的領導及專家對創新轉化相關政策深度解讀;來自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等國內知名院校的專家學者,及口腔產業頭部企業代表,共同圍繞與創新研發及轉化路徑等核心議題交流分享,展示轉化範式案例。

此外,8月24日,大會還開設了三個分會場,聚焦口腔醫療器械標準解讀與性能評價技術交流展開分享和討論、口腔醫療器械創新轉化交流、國家口腔醫學中心醫聯體建設與發展,以智慧火花指引口腔醫學領域發展新方向。

順義區作爲首都高端製造業大區,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中創新產業集羣示範區的重要載體,正持續發力醫藥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全區醫藥貿易規模連續兩年超千億元,位居全國首位,藥品進口值佔全國約三分之一,疫苗進口更佔全國90%以上。2024年,醫藥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以此次大會爲契機,順義區將以北大口腔國際口腔醫療器械創新轉化基地爲核心,在首都機場周邊區域加快建設國際口腔產業集羣,發展口腔特色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口腔醫療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高地。

據悉,順義區口腔產業發展具備充足產業承載空間和完善的產業鏈配套,現已聚集洋紫荊、賽濡特、星火萬方等口腔產業鏈企業100餘家,覆蓋研發、生產與服務全鏈條。依託與北大口腔共建的醫療器械轉化基地,順義區充分發揮“臨牀需求+產業創新”雙輪驅動效應,持續構建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此外,依託國家自貿區與綜合保稅區政策功能優勢,順義區不斷釋放“兩區”政策紅利,深化制度創新,出臺口腔產業專項政策,爲口腔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

下一步,順義區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更具吸引力的創新生態,積極引入口腔材料、器械、外科植入物等領域企業,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口腔產業集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