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控股一季度營收近700億元,快遞行業集體發力“無人化”與海外擴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雷若馨 深圳報道

4月29日,順豐控股(002352.SZ)公佈了最新一季度的業績報告。

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收698.50億元,同比增長6.9%;實現歸母淨利潤22.34億元,同比增長16.87%。

順豐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速運物流業務和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的穩步增長。其中,前者收入同比增長7.2%,後者收入同比增長9.9%。

同日,順豐披露回購計劃,擬使用5億元至10億元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單票收入持續下降

在國內快遞市場,以2024年全年業務量計,“三通一達”合計市佔率超過60%,排名第五的極兔速遞也有11.35%,順豐只有7.6%。

市佔率7.6%的順豐,營收卻超過了前五家企業的營收總和。

時效件快遞帶來的高單票收入,向來是順豐的營收底氣。2024年12月,申通、圓通、韻達的單票收入分別爲2.02元、2.29元、2.03元,順豐的單票收入爲14.55元。

不過,2024年,“三通一達”等公司也開始發力爭奪時效件,順豐的票均收入實際上同比下滑了3.4%。2025年一季度,順豐速運物流單票收入同比下降10.5%。

順豐表示,票均收入下降主要由於產品結構變化導致。去年公司以更高性價比服務進入生產和消費領域物流市場,提高業務規模。

2024年,順豐啓動了“加速行業轉型”的戰略,尋求差異突破。

其圍繞主要客戶羣體的行業屬性,確定了多個一級主行業及更細分的二級、三級行業,從“賣產品”向“賣行業解決方案”轉型。如在汽車市場推出零部件倉配一體化服務;在消費行業,推出美妝倉配、消費電子原材料跨境和倉店調撥等。

事實證明,行業也確實需要物流“定製化”:2024年,順豐在電商與流通行業、通信高科技行業、汽車行業以及工業製造行業的物流收入同比增長均達到了20%及以上。

除了單票收入兩位數的順豐在降價,掙扎在2元線上的快遞企業們也在咬牙下調。2024年,圓通、極兔速遞的單票收入分別下降了4.86%、5.88%。

在市場化競爭下,“以價換量”的風終於吹到了快遞行業。

爲了降本增效,無人技術開始被快遞企業採納普及。

順豐在年報中提到,已經開始使用如AGV、無人車、輔助智駕、自動化立體庫等無人化技術的“物流新質生產力”。同時,圓通積極探索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以降低人工成本。申通已擁有368臺智駕汽車,並在部分區域,構建了常態化的小型物流無人機運輸航線。

發力全球化擴張

除了創新,出海是各行各業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普遍選擇。

海外市場成爲衆多行業虎視眈眈的掘金地。對不同行業提供定製化服務的順豐,則平等地通吃了咖啡茶飲、汽車、3C電子等熱門出海行業的紅利。

例如,對於咖啡茶飲品牌,順豐幫助其完成供應鏈建設及運營;對於通信高科技行業,順豐提供設備的海外提貨、出口清關、進口清關及配送全流程。

2024年,順豐累計中標了超100個海外供應鏈項目,其中完成落地超過50個,海外營收同比增長24.81%,達到321.6億元。

截至2024年,順豐運營全貨機110架,在參與投資的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累計開通了55條國內航線和15條國際航線,並不斷加密其航空幹線網絡。

其他快遞企業也在對國際業務展開佈局,海外市場成爲一片新的“跑馬場”。

圓通國際快遞佈局中亞和東南亞市場;申通加強與歐洲物流企業的合作;中通國際初步形成了豐富的跨境產品佈局;極兔速遞在新市場(包括中東與拉美地區)全年實現包裹量2.8億件,同比增長22.1%。

不過,順豐的債務規模已經偏高。2024年,其負債合計1114.9億元,資產負債率爲52.14%。爲了引入全球化資本,順豐在2024年11月以“A+H”的方式赴港上市。

其創始人王衛表示,“我們希望在未來能夠用資本方式快速擴張,因爲我們看到很多巨頭都是快速擴張形成規模的”。順豐招股書也提到,募資的45%都將用於加強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

截至4月29日收盤,順豐控股報價43.36元/股,總市值216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