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作業大隊水械專長班 減壓艙實際操作提升專業職能

爲提升人員訓練安全,海軍192艦隊水下作業大隊「水械專長班115期」昨日進行「水面氧氣減壓訓練」,透過實際控制與監測減壓艙的各項功能,使學員掌握減壓程序要領,提升專業職能,確維海軍戰力。(記者謝承宏攝)

水械專長班115期進行「水面氧氣減壓訓練」,學員在具備相關減壓程序學理基礎上,進一步實施減壓艙實作,透過實際控制與監測減壓艙的各項功能,掌握減壓程序要領。(記者謝承宏攝)

爲提升人員訓練安全,海軍192艦隊水下作業大隊「水械專長班115期」昨日進行「水面氧氣減壓訓練」,學員在完成減壓程序學理後,進一步實施減壓艙實作,透過實際控制與監測減壓艙的各項功能,使學員掌握減壓程序要領,除提升學員專業職能,更能預防罹患減壓病等潛水相關疾病,確維海軍戰力。

水械官兵在任務完成上岸前,都會先在水中各個不同的深度完成「安全停留」,避免因急劇上升、身體來不及適應體內壓力變化,而罹患「潛水夫病(減壓病)」;水械專長班115期昨日實施的水面氧氣減壓訓練,便是透過速率穩定地加、減壓,模擬在深海潛水環境中上升及下潛,強化學員對減壓程序及應急處置的掌握,確保未來執行水下作業時的安全性與效能。

在分組實作中,由1員擔任操艙手,負責操控艙內氣閥,依標準程序透過進氣閥對艙體內部進行加壓;另1員擔任通話手,以監視畫面與通話器與艙內潛水員保持通聯,即時監控艙內狀況。待加壓至指定壓力值後,操艙手進行系統檢查與1分鐘的通風操作,確保艙內氣壓及氣體交換的穩定性,以維作業安全。

「50呎!」操艙手大聲報告,通話手也緊接複誦,2人緊盯手中碼錶所示時間,確保過程以穩定的速率加壓至等同水深之壓力。隨後,通話手透過擊槌與艙內人員傳遞信號,確保人員狀況無虞。最終,操艙手以每分鐘30呎的速率將艙內壓力逐步釋放,使潛水員安全完成減壓程序演練,爲水下作業能量奠定穩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