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超徵國民黨喊普發1萬 郭國文指5邏輯謬誤
▲郭國文。(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皮心瑀/臺北報導
財政部日前公佈113年全國稅收實徵淨額達3兆7619億,超出預算數5283億,國民黨團呼籲,政府應普發全臺灣每人1萬元現金。對此,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批評,藍營在財政議題上前後矛盾。他指出,去年底國民黨才批評政府「債留子孫」,如今卻改口稱「臺灣舉債低」,並要求將超徵稅收普發現金,甚至意圖阻止財政部還債。
郭國文列舉多點質疑國民黨財政主張的邏輯矛盾,包括國民黨主張中央政府超徵就該還給民衆,但藍白推動的《財劃法》卻讓部分縣市在不需課稅的情況下,仍能獲得超額財源,形成標準不一的對比。
第二,郭國文說,地方超徵800億,是否也該普發? 他質疑,既然國民黨認爲中央超徵應發放現金,那麼地方政府去年超徵的802億元,是否也應該普發給地方民衆?
第三,郭國文指出,普發現金恐加劇通膨,國民黨宣稱普發現金能「抗通膨」,但事實上,當市場流動現金增加,反而可能推升通膨。他更點名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身爲資深財委會委員,竟會忽略這一財經常識。
第四,郭國文表示,國民黨在總預算審查時刪除了臺電1000億元的撥補,郭國文警告,這筆錢若無法補助臺電,將影響其財務狀況,未來恐需調漲電價,進一步加劇通膨壓力。
最後,郭國文指出,財政資源應更有效運用,普發現金讓富豪如郭臺銘也能領取1萬元,並不符合財政資源最佳利用原則。他建議,這筆超徵稅收應用於臺電、勞保撥補,以避免財務危機,或投入臺南捷運、溪北建設等公共建設,以提升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