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出口亮眼!大陸蜜柚、葡萄跨海登紐西蘭與全球市場

陸秋糧豐收水果出海凸顯經濟韌性活力。(大陸央視)

陸秋糧豐收水果出海凸顯經濟韌性活力。(大陸央視)

陸秋糧豐收水果出海凸顯經濟韌性活力。(大陸央視)

陸秋糧豐收水果出海凸顯經濟韌性活力。(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大陸秋糧陸續進入收穫期、水果出口總量增長,農業多面向數據凸顯經濟韌性與活力。

秋糧佔大陸全年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三。目前,秋糧陸續進入收穫期,各地科技助力確保顆粒歸倉。

東北作爲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黑龍江今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2億畝以上,其中玉米種植面積約1億畝。在佳木斯市樺南縣,167萬畝玉米進入收穫期,今年當地通過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玉米畝產預計較去年提升5%以上。

吉林水稻陸續開鐮,今年全省水稻種植面積1200萬畝。在舒蘭,當地育苗、插秧,收穫較往年偏早,預計9月底,新米可提早上市。

長江中下游水稻開始大面積收穫。在湖南,2200萬畝中稻加緊收割,進度過半。部分地區爲應對秋雨,提前佈局建設各類高標準烘乾倉儲項目,保障稻穀品質。湖北中稻收穫900多萬畝,進度超過三成。今年湖北當陽等55個糧食主產縣,實行單產提升行動,推動稻麥輪作等5大綠色高效噸糧模式。

西南多地水稻收割已近尾聲。四川水稻收割進度逾八成,當地調度4.5萬臺(套)聯合收割機,全力推進收穫。達州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爲抓手,持續推進千畝高產片和百畝超高產攻關片建設。

重慶水稻收穫逾九成。今年當地良種、良技、良機、良法多管齊下,預計全年糧食麪積、單產、總產有望實現「三增」。

大陸是全球最大水果生產國和消費國,水果產量佔全球三分之一。眼下迎來豐收季,不僅拉動國內消費,還跨越山海,圈粉全球。

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胡家營村農戶,正爲新一批出口大桃做準備。上個月初,平谷大桃首次出口,目前已相繼賣到新加坡、迦納等國家。

今年,中國出口水果結構出現轉型升級,柑橘、蘋果等傳統優勢品類持續擔當主力,而葡萄、楊梅等新品類和新品種也「多點開花」。

近日一批福建平和縣蜜柚新品種「六月白」跨越重洋,首次登陸紐西蘭市場。

如今,隨着品種技術迭代和品質品牌提升,中國水果正迴應世界各地市場需求,以量價齊升之勢,改寫全球「果盤結構」。上半年中國水果出口總量達215.78萬噸,同比增長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