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漲衝擊物價 盧秀燕:惡性循環
臺中市長盧秀燕17日指出,物價在漲,若水電價又再漲,可能回過頭帶動物價再上漲,形成惡性循環。(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預計2周內決定下月起新電價,水價也醞釀調漲。臺中市長盧秀燕17日指出,物價在漲,若水電價又再漲,可能回過頭帶動物價再上漲,形成惡性循環,民衆生活恐雪上加霜,建議中央再思考。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也指出,水價調漲勢必推高臺灣企業的營運成本,政府每一步決策,都讓臺灣企業的發展空間愈來愈窄。
水電雙漲,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由於這波電價調整,主要鎖定民生住宅及小商家用電,政府用意應該是不想再調整工業用電,避免衝擊出口競爭力,但調漲民生用電、小商家,不僅影響約900萬戶家庭,更直接衝擊市井小民的荷包,通膨壓力將會最有感,全年CPI面臨上修壓力,今年有再破2%通膨警戒線的風險。
4月起新電價將於2周內決定,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約6%,且31年未調整的水價也醞釀調漲,國內面臨水電雙漲壓力。
盧秀燕指出,這兩天聽到很多民衆討論這個議題,民生必需的水電若漲價,會帶動物價上漲,很可能又回過頭帶動物價再上漲,形成惡性循環,民衆生活可能會雪上加霜,建議中央再思考一下。
盧秀燕表示,現在民衆的壓力非常非常大,因爲物價在漲,若水電又要再漲價的話,民衆是不是能夠負荷?造成生活上的壓力或商業上經營的壓力,希望中央仔細聆聽民衆意見。
國民黨立委黃健豪指出,臺電調漲電價,尚未說明因能源問題造成,臺水若要調漲水價,同樣應向外界清楚說明原因,現階段完全看不出合理依據,批評「漲水價根本就是政府缺錢搶錢。」
牛煦庭指出,水價調漲勢必推高臺灣企業的營運成本,政府每一步決策,都讓臺灣企業的發展空間愈來愈窄,競爭力持續被削弱。牛舉例,臺積電不僅是用電大戶,也是用水大戶,護國神山首當其衝,其他產業也將面臨相同困境。
牛煦庭表示,電力是國家最可控的能源,民進黨卻因錯誤的能源政策,導致企業成本節節上升,如今水價再漲,企業叫苦連天,連帶衝擊物價,最終讓全民買單。牛批評,賴清德上任一年毫無具體施政成績,漲水漲電卻特別積極,這種做法終將遭到人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