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邁入孕穗期多處發生穗稻熱 農改場籲農友防治

罹患穗稻熱病形成白穗。圖/臺南農改場提供

臺灣栽培面積最多的作物水稻各產區將進入「孕穗期」,早植水稻陸續抽穗,因監測發現穗稻熱病多處發病嚴重,加上梅雨季將至,氣候不穩定,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今年千萬不要心存僥倖,務必落實抽穗前3到5天預防性施藥,纔可能確保收成產量。

弄改場研究人員指出,因應稻熱病不斷變異產生新的生理小種,會使抗病品種失去抗性而再度罹病。枝梗感染時,則感染位置罹病後乾枯。谷粒感染時病斑則呈暗灰色或白色,發病嚴重時谷粒無法充實或不稔,俗稱「空包彈」,造成產量損失或品質下降。

穗梗罹患稻熱病病徵。圖/臺南農改場提供

枝梗穗稻熱病。圖/臺南農改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