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臺下周若生成2條路北上! 恐逼臺灣很近「殺個措手不及」

▲準木恩即將誕生,對臺日都沒有影響。(圖/翻攝NOAA)

記者許力方/臺北報導

天氣可能有變化。時序即將進入夏季第二節氣「小暑」,來到颱風季,西北太平洋麪開始熱鬧起來,天氣風險公司提醒,未來菲律賓附近的熱帶擾動有機會發展,有2條路徑可能,第一條是翻過呂宋島後北轉,靠近臺灣或福建沿岸,降雨較明顯,另一條則是停留在原地發展,再往臺灣東方海域前進。

天氣風險公司氣象主播歐宗學預報,週末天氣可能會稍微有點變化,主要是菲律賓呂宋島附近的熱帶擾動有機會發展,並且逐漸向北移動,目前預報模式對它的預測結果仍然相當分歧,大致有2種可能:

第一種,熱帶擾動逐漸翻過呂宋島後,在南海東北部增強並且北上靠近廣東、福建沿岸或是臺灣海峽南部,如果是這種路徑,週末到下週前半段(5至8日)它的外圍偏南風水氣就會逐漸涌入臺灣附近,降雨增加的情況會比較明顯,甚至還要觀察北上的路徑會不會更進一步靠近臺灣。

▼98W未來成臺、路徑預報分歧大,可能靠近臺灣。(圖/NCDR)

第二種,熱帶擾動繼續停留在呂宋島以東發展,週末逐漸向臺灣以東、琉球以南海域靠近,然後下週來到琉球以南海域後,需再進一步觀察有沒有調頭靠近臺灣的機會。如果是這樣的路徑,下週仍會因爲擾動逐漸北上、高壓略爲東退關係,造成午後雷雨增多,但降雨會比第一種路徑相對要少很多。

至於熱帶性低氣壓(TD05)則是有機會先行發展爲輕度颱風,也就是今年第3號颱風「木恩」,未來路徑應該會是沿着高壓弱點北上,然後在日本東南方海面就逐漸往東北偏轉遠離,對臺灣天氣沒有影響,也不會接近日本造成日本的天氣變化。

針對新發展的低壓98W,民間氣象愛好「臺灣台風論壇」則分析,歐美德三家主流模式「預報大對決」,各國持續不同調、差距相當大,可見這次低壓帶預報難度很高。主要因爲98W結構依舊不穩定,影響各家模式的判斷及運算,出現預測一報一改、路線不同調,甚至像歐洲模式,連臺風都沒報出來的狀況。

臺灣台風論壇認爲,在模式毫無共識的情形下,要定論颱風後續不可能的,等未來一、兩天98W有點完整的樣子之後,會比較有明確的結論,只不過,萬一到時候到結論是會來,那98W非常可能已經離臺灣陸地很近,「有可能會被殺個措手不及,大家可以先預作一點最壞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