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推市立大學 當「城市大腦」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拋出「市立大學」構想,希望成爲城市發展腦中樞,讓施政不會有斷層。記者葉德正/攝影

臺北市長蔣萬安要求打造市立大學成爲市府智庫,貼近地氣提供政策具體做法。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近期也提出設置「新北市立大學」構想,盼成爲擔任城市發展的腦中樞,讓施政不因首長交接斷層,外界視爲參選2026的起手式。藍營支持,但綠營批雙北不該唱雙簧。

北市大先前已與北市聯醫簽訂合作備忘錄,增設護理系,對都更議題規畫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學位學程配合。教育局表示,北市大邀專家學者商討都市議題提出政策,並透過「智庫研討會」擴大學校師生參與市政,將市政議題融入「臺北探索」課程。

劉和然表示,他和市長侯友宜都是事務官出身,深知市政延續不應該被任期限制,市府的許多政策專案須長期研究。以規畫中的新北大巨蛋爲例,2年內動工不易,市立大學就能延續施政;未來也可做師資培訓或在職進修,整合社區、勞工、婦女與鬆齡大學。被問到這是否參選新北市長起手式?劉和然強調,比較希望建構長治久安的制度,擘畫城市願景。

北市國民黨議員吳世正認爲,市政建設很實際卻需要理論導引,大學學術理論也需要實務,可讓城市治理與時俱進、符合市民需求,現由公務員擔任智庫不切實際,畢竟平日公務就很繁忙。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王威元說,市立大學可依新北產業特色制定發展定位,找到最好的道路,他非常樂見。

北市民進黨議員許淑華認爲,學校應培育國家優秀人才,北市大前身與北體合作培育出戴資穎、王齊麟、李洋等名將,不該變成公務員培訓中心;對新北也拋出成立市立大學,她酸「雙北不要互相唱雙簧,將公家資源變成私人運作的領域,身爲議員我不認同,學術、教育界也不會允許。」

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廖宜琨表示,應先思考迴歸大學教育自主,政策研究、參與的指向性與大學教育有根本差異,可先評估成立高位階智庫型幕僚單位,不隨政黨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