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竟不同血型!弟捐腎救姊成功「奇蹟撐過10年」

雙胞胎竟不同血型!弟捐腎救姊成功「奇蹟撐過10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謝小姐10年前經臺中榮總醫療團隊評估接受不同向型的雙胞胎弟弟捐腎,如今腎臟功能良好。(馮惠宜攝)

謝小姐10年前經臺中榮總醫療團隊評估接受不同向型的雙胞胎弟弟捐腎,如今腎臟功能良好。(馮惠宜攝)

臺中榮總自2009年起已成功移植37例異血型活體腎臟,5年存活率超過90%。(馮惠宜攝)

蝦毀,雙胞胎不同血型?!47歲謝小姐33歲時因腎衰竭洗腎,雙胞胎弟弟不捨姊姊要照顧2個孩子還要定期洗腎,慨然承諾捐腎給她,未料進行術前諮詢配對才發現但姊弟血型不同,臺中榮總醫療團隊以免疫抑制療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如今已逾10年7個月;醫師指,大愛器官捐贈有限,五等親內活體捐贈不同血型也能移植,謝小姐就是最好的見證。

臺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遊棟閔指出,臺灣腎臟醫學會統計,全臺平均每8個成人就有1人有慢性腎病,近10萬人洗腎,器官移植能減少透析依賴、擺脫尿毒症威脅,有效改善心血管和免疫系統功能,延長壽命。臺灣每年逾8000人等待腎臟移植,但大愛器官捐贈案例每年僅約200-250例,爲讓腎病末期病患爭取更多換腎機會,政府開放配偶或五等親內活體腎捐贈,每年全臺約100例,現在不同血型也能移植,建議請有經驗的腎臟移植團隊評估執行。

謝小姐在25歲懷孕時檢出蛋白尿,2年後懷二寶再檢出蛋白尿,轉至腎臟科確診局部節段性腎絲球硬化症,追蹤治療8年後腎功能仍惡化須透析,家人考量小孩年幼需照料,弟弟同意捐腎給她,但姊弟血型不同,謝小姐B型,弟弟A型,原以爲無法進行,臺中榮總醫療團隊以免疫抑制療法成功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術後至今已10年7個月,腎功能正常,謝小姐的養腎秘訣是遵照醫囑用藥、定期回診、飲食均衡,維持穩定心情及作息。

遊棟閔指出,爲讓末期腎病患有更多換腎機會,醫療發展出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技術,突破血型不同限制。病患在術前先經血漿置換術、施打免疫抑制劑及凝血功能監測,過濾血液中對捐贈者血型有敵意抗體,防止免疫系統攻擊新腎臟,術後持續服用抗排斥藥,維持腎功能穩定。

臺中榮總自2009年起已成功移植37例異血型活體腎臟,5年存活率超過90%,其中游棟閔移植團隊完成25例,目前手術成功率100%,存活最久的2例皆超過10年以上。遊棟閔解釋,血型相同腎臟移植平均存活年限15年,但是不同血型移植腎患者免疫力較弱,排斥和感染風險較高,不同血型移植腎使用逾10年實屬不易,達到國際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