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新時代 電商新價值|多維賦能 吉林新電商產業積蓄髮展勢能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背景下,新電商產業正成爲吉林省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引擎。針對產業發展帶來的“人才渴求”,吉林省相關部門、高校、企業協同發力,通過搭建平臺、強化培育、深化合作等多元舉措,構建系統化新電商人才培養與儲備體系,爲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搭建聚合平臺,凝聚產業發展合力
團省委積極發揮組織優勢,指導成立省市兩級青年電商協會,凝聚700餘家青年電商企業,通過電商私享會、政企面對面、域外經貿考察等常態化機制,促進企業間資源共享與成果互通。同時,打造吉林青年創業園淨月園區和北湖園區,提供免費辦公場地及工商、稅務代辦等“一站式”服務,示範帶動全省37家青年創業園,累計孵化電商企業240家。針對企業融資難題,聯合吉林銀行推出“新電商·麒麟貸”專項產品,發放貸款3240萬元,爲新電商企業注入發展動能。
此外,吉林青年電商大會、“青耘吉林”直播季等活動接連舉辦,邀請MCN機構、網紅達人分享經驗,爲青年電商人才打造集展示、交流、互促於一體的成長平臺,吸引超千名電商領域青年積極參與,有效激發了行業創新活力。
分層培育賦能,提升人才實戰能力
吉林省注重精準化培育,依託青年電商實訓基地,連續七年舉辦青年電商人才訓練營、青年電商創業交流會等活動,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青年羣體,開展小規模常態化公益培訓。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實操演練相結合的方式,累計幫助超2萬名青年提升新電商技能,助力他們更好地投身行業實踐。
以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爲依託,面向吉林省172個邊境村的1511名志願者,啓動“戍邊俠”電商助力興邊富民行動。通過成立“戍邊俠”傳媒和文創公司、開設郵政賬號、開展運營實訓等舉措,打造專屬產品品牌和營銷矩陣,服務志願者推廣邊境地區農特和文旅產品,爲興邊富民注入青春動能。
針對高校畢業生羣體,今年團省委組織省青年電商協會46家會員企業,參加20餘場高校招聘會,提供超1500個就業崗位;省委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啓動“先生向北 青春聚吉”2025年高校畢業生“學電商促就業”專題培訓,邀請電商專家、創業先鋒等走進省內6個地區、42所高校,開展10期專題培訓,吸引約1.6萬人次參與,爲畢業生開闢了新的職業發展路徑。
深化校企聯動,構建協同育人體系
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成爲吉林新電商人才培育的重要支撐。吉林財經大學作爲省內首個開設跨境電商專業的省屬重點高校,通過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星羅棋佈計劃”,與青島海信、琿春暢達、滿天欣科技等企業合作,在專業建設、師資培訓、學生培養、實習實訓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構建“政產學研用”融合育人模式,打造了高校跨境電商專業樣板,今年已迎來首屆畢業生,爲數字貿易領域輸送新鮮血液。
企業層面,阿里巴巴國際站渠道商吉林省滿天欣科技有限公司與吉林工商學院、長春光華學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同設計跨境電商課程,委派運營專家入校授課,併合作建設實踐實訓基地。其打造的“709大學生創業工坊”項目,結合吉林省跨境電商9大產業需求,輸送人才千餘名,孵化大學生創業公司20餘家。通化師範學院則開設直播電商創新創業訓練營,讓學生化身“新主播”實戰演練,運營團隊同步分析流量轉化率等數據,已有17個學院的200多名學生參與其中,有效提升了實操能力。
未來持續發力,築牢產業人才根基
吉林省新電商人才培育已初見成效,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持續推動新電商實訓和創業基地轉化,爲高校畢業生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開發更多新電商領域就業崗位,引導人才留吉發展;舉辦“創青春”大學生直播電商大賽,發掘優秀“新農人”“新主播”和創業項目。
從政策扶持到平臺搭建,從技能培訓到校企協同,吉林省正通過一系列舉措,不斷厚植新電商人才沃土。隨着青年力量的持續激活、產業生態的日益完善,吉林新電商產業必將在數字經濟浪潮中乘勢而上,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記者舒震 見習記者郭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