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新徵程上奮鬥華章——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
勞動最光榮,奮鬥最幸福。在禮讚勞動、致敬勞動者的節日裡,我們向全國億萬勞動者致以誠摯的祝福,向各條戰線上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週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羣衆,向各級工會組織和全體工會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向受到表彰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示熱烈祝賀,強調“新時代新徵程,必須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匯聚起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羣衆的磅礴力量”,寄望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者“腳踏實地、奮發進取、拼搏奉獻,用創造擁抱新時代,以奮鬥鑄就新輝煌,一步一個腳印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環境變亂交織、國內結構調整陣痛仍在釋放、不少企業經營比較困難的複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聚力攻堅、主動作爲,加快落實各項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挑戰。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延續了去年以來持續穩中向好、穩中回升的態勢。社會信心持續提振,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億萬勞動者與黨同心、跟黨奮鬥,辛勤勞動、拼搏進取,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徵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根本上要靠億萬人民的勞動熱情、創造潛能。只有緊緊依靠人民,才能凝聚推動歷史前進的最深厚的力量;只有始終爲了人民,尊重人民羣衆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才能攻克看似不可能攻克的難關險阻。從載人航天事業不斷刷新“太空高度”,到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再到糧食產量有史以來首次邁上1.4萬億斤臺階、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6.2萬公里、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一份又一份優異答卷,展現的是敢打硬仗、勇挑重擔的時代風貌。
錨定奮鬥目標、推進宏偉事業,匯聚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偉力,需要通過更紮實有效的工作,激發億萬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激勵廣大職工和勞動羣衆建功立業、創新創造。組織引導廣大勞動者立足本職崗位,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攻堅克難,在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中開拓進取,在未來產業培育生長中大膽探索;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深入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努力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着眼推進共同富裕,穩步增進廣大職工和勞動羣衆福祉。創造更加良好的就業和勞動條件,推進高質量就業,有序提高勞動、技能、知識、創新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權重,不斷增強廣大職工和勞動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時代不同,使命任務發生變化,但艱苦奮鬥、團結奮鬥、不懈奮鬥的精神永遠不會變。從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邁誓言,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飯碗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的畢生堅守;從塞罕壩林場三代人的綠色接力,到“羲和號”追日團隊破解太陽密碼的執着——歷史反覆印證:一切難題只有在奮鬥中才能破解,一切辦法只有在奮鬥中才能見效,一切機遇只有在奮鬥中才能抓住用好。化危機、闖難關、應變局,就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上,做挺膺擔當的奮鬥者。
用創造擁抱新時代,以奮鬥鑄就新輝煌。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攻堅克難,奮發有爲,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書寫新的華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