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打工旺季 兒盟:近半青年未與僱主簽訂勞動契約
兒盟調查指出,有45.5%打工的青少年未與僱主簽訂勞動契約、34.9%未請家長簽署法定代理人同意書、23.8%的僱主未協助辦理勞健保,更有24.3%的青少年根本不知道僱主是否有幫他們保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着暑假到來,青少年打工的熱潮再次升溫,但職場權益保障問題也隨之而來。兒福聯盟今天發佈「2025年青少年打工現況調查報告」,發現近一半的人未籤勞動契約,更有逾2成未投保勞健保,其中25%青少年會受到高薪誘惑而去嘗試可疑打工,揭示未成年打工者的權益保障嚴重不足。
兒盟調查顯示,有34.4%的高中職學生具備打工經驗,其中20.8%目前正在打工,另有13.6%曾在過去一年內打過工。進一步分析發現,有16.9%的青少年在打工時曾遭遇勞動權益受損,其中以加班卻沒有獲得加班費最爲常見,佔比達35.5%;其次爲未提供基本訓練(17.8%)與實際工作內容與原本不符(17.8%)。
此外,5.6%的青少年反映曾在職場遭遇霸凌或性騷擾,顯示部分未成年打工者在職場中面臨不當對待甚至人身安全的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有45.5%未與僱主簽訂勞動契約、34.9%未請家長簽署法定代理人同意書、23.8%的僱主未協助辦理勞健保,更有24.3%的青少年根本不知道僱主是否有幫他們保險。顯示近半數的未成年打工者處於權益模糊與保障真空的灰色地帶,缺乏必要法律防護,讓他們更容易成爲被剝削的對象。另有17%的青少年在15歲法定工作年齡以前就已開始打工,違反「勞動基準法」禁止僱用未滿15歲兒童的規定。
兒盟另表示,有5.8%的青少年曾遭遇打工陷阱,其中以薪資條件過於誇張最常見(52.2%),其次是面試前要求提供個資(如身分證、銀行帳戶、存摺等)佔26.5%,以及假求職陷阱(如不存在的公司或虛構職缺)佔21.2%。
更令人憂心的是,在遭遇可疑打工時,雖有2成左右的青少年會選擇直接拒絕、向師長或相關單位求助,但仍有25%表示曾因「好奇」而決定嘗試,這些工作存在觸法與人身風險疑慮,更反映在經濟壓力下青少年易被高薪噱頭引誘而受騙的危機。
兒盟建議,政府應落實基本工資、提供安全合法的打工資訊,並加強勞動檢查與執法,補上制度破口,杜絕對未成年勞工的剝削;學校也應針對打工比例最高的年齡層強化教學,落實防詐知能與勞權課程,協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家長更應主動了解孩子的打工內容與工作環境,避免讓孩子誤入打工陷阱外,承受不必要的身心風險。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