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人文】陳姵穎/汗滴寫下的梵唱
莊芳華《田野正在忙》書影。(圖/印刻提供)
推薦書:莊芳華《田野正在忙》(印刻出版)
遠離土地的都市人,對田園生活多半持有過於浪漫的憧憬,必然有無數人思量着退休後移居鄉間,買一小塊地栽植,打造自給自足的桃花源。我亦曾是其一,直至數年前赴苗栗南莊務農的友人家打工換宿,套上雨鞋踏入菜園澆灌,方驚愕於城市俗如我的體衰力弱,與烈日當頭下的意志不堅;其後,陸續聽友人論及友善耕植須與病蟲及茂盛野草抗衡的艱辛,以及不時察覺果園內鳥獸陸續現蹤所生的愉悅,約略窺知那是需要何等的溫柔堅定後,暫拋田園夢之餘,心內唯有歎服二字。
閱讀散文集《田野正在忙》,讓過往的窺知更顯立體。莊芳華與吳晟攜手在彰化溪州平地造林二十餘年,打造有田有木的「純園」。在此地,不施化肥、不用藥劑,加以孕育原生植物、避免外來種影響在地生態的理念,如是務農,勞苦繁瑣的程度,遠比爲提升利潤的「現代化」慣行農法不知多少。只消說除草,面對稍有散漫或一場雨即迅速蔓生爲災,有的擅於攀附竄升遮蔽光源,有的鐮鋤加火焚仍燒不盡,有的根系斷之又再生的各色雜草,莊芳華僅能「雙膝蹲下,逐一拔除佔據領地的入侵部隊」,園丁的工作此般單調、反覆,可珍愛土地的信仰支撐起堅實,於是她寫,即便漫漫年歲耗在看似無盡頭的戰役裡,便化作其「生命中的勞苦與喜樂的梵唱」。
日復一日的,除了忙於彎腰伏地,莊芳華同樣以細膩心緒忙着感受田野裡兀自繁忙的衆生。儘管她自認並非識鳥之人,文句間或是羣飛或是覓食的鳥種,已遠比多數絕少對周遭生物投注眼光的人們所知曉的豐上數倍。除了靈動引目的飛羽,白鼻心、柴棺龜、蜻蜓的水蠆、瘤螺、奇力魚、多齒米蝦……等鳥獸蟲魚不時顯影,讀者也許不盡然知悉牠們的形貌習性,卻能於閱讀之際,於腦海隱約勾勒莊芳華身處的田野是何等富饒的流着奶與蜜之地。而那恰是她傾盡心力,去有所爲與有所不爲,撐出一方空間留予大地自愈復甦,耐心靜候物種歸返所造就。
《田野正在忙》不只記錄農人/植樹人的汗滴禾下土,亦闡述諸多化學藥劑濫用、極端氣候、環境遽變的觀察與省思,過度承受人們消耗的土地將於何時走向消亡?人們還有多少時間減緩或扭轉頹勢?面對如此龐大艱困、許無穩妥解方的難題,莊芳華不長篇大論,僅僅躬身力行,一心一意樸實播種,於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灌注信念──「尊重與友善原生土地,稻草的灰燼、腐爛的菜葉,都將幻化成來世作物的生機。」
莊芳華提示我們,土地的美好,能讓滾滾紅塵賦予的傷痛癒合,也願此般美好,能永不傾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