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美食「豆腐」走紅歐美!日本傳統店家反狂關店:營收剩不到3分之一

歐美因吹起健康蔬食風,讓豆腐大受歡迎。圖/ingimage。

從奈良時代自中國傳入、到江戶時代普及至庶民餐桌的「豆腐」,近年來以 「TOFU」之名在歐美走紅。根據日媒「關西電視臺」報導,日本國內產品多樣化帶動需求,市場規模在去年爲173億日圓(約新臺幣35億元),預估在2033年將成長爲306億日圓(約新臺幣62億元),約爲目前的1.8倍。但原本在街角常見的傳統豆腐店卻快速凋零,製造業者1960年高峰期5萬1,519家,下滑到2023年的4,277家,不到十分之一。

記者採訪「大阪府豆腐與油炸豆製品公會」秘書長竹內啓太指出,超市崛起改變客流,加上維修保養機器與店舖環境的費用攀升難以負擔,導致店家連年相繼收攤。傳統豆腐店經營者逐漸高齡化、後繼無人,更讓接班意願下滑。創業於明治年間的「とようけ屋山本」靠手工油豆腐與口碑撐起常客,但來客量仍逐年減少,營收不到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只得嘗試改走量販通路盼能止跌。

不過,豆腐在歐美市場卻掀起高人氣。洛杉磯可見手作豆腐專賣店與超市「TOFU」專區。日本食品大廠House Foods(好侍)美國分公司表示,受健康意識與素食風潮的影響,過去10年來豆腐事業規模翻倍上漲,在美國的營收有九成以上都是豆腐的貢獻。全國豆腐聯合會青山隆提醒,若仍停留在過去的作法,顧客只會愈來愈少,唯有依現在的需求調整商品與通路,傳統技藝纔有機會在新市場延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