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親”的溫暖 明確“清”的邊界(有所思)
付 文
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政治生態。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保障。
對公職人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而言,如何與民營企業及企業家良性互動,考驗個人能力和素質,更關乎幹羣關係和地方發展大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然而,有些幹部把握不好政商交往的邊界和尺度,影響了工作實效。
福建省紀委監委一年多前出臺的《意見》及指導案例,以制度創新校準政商關係,圍繞具體場景,明界限、定標準,激勵與約束並重,讓幹部吃下了“定心丸”。
政商交往不是“非黑即白”,《意見》及指導案例兼具原則性、靈活性,對交往過程中不易把握的情形,不是簡單地回答“行”或“不行”,而是融合紀法與情理深入評析,嚴格而不嚴苛。
“親而不清”貽害無窮。輸送利益、“勾肩搭背”不“清”,再“親”也是亂作爲。不僅破壞營商環境與經濟發展環境,還會影響社會風氣和政治生態。
“清而不親”絕不可取。“背對着背”不“親”,再“清”也是不作爲。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領導幹部不瞭解企業發展情況、不跟企業家打交道,就難以做好經濟工作。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親”是前提、“清”是保障。有交集不搞交換、有交往不搞交易,公職人員才能真正做到“清而有爲”,和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親而又清”。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商同向發力,也需要紀檢監察機關與各職能部門同題共答。近期,晉江市紀委監委駐市政府辦紀檢監察組推動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企業服務中心”,爲企業提供全程幫辦代辦以及“晉品出海”扶持政策等諮詢服務,助力打響“晉心晉力”營商服務品牌,便是同向發力、同題共答的生動例證。
政商關係“親”,企業投資創業活力就足;政商關係“清”,政治生態就會不斷淨化。以更多務實舉措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守住“親”的溫暖,明確“清”的邊界,定能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5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