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嘴脣偏黑 小心肺動脈高壓找上門

肺動脈高壓好發於女性,目前治療方式仍以口服藥物爲主,但對於病情較嚴重的個案,注射前列環素類似物能可以更顯著的改善心血管及運動功能。(馬偕醫院提供)

33歲的吳小姐平時喜歡與家人四處健行,過去未特別留意長期有手指、腳趾與嘴脣偏黑的情況,大約4年前漸漸覺得體力變差、走不到半層樓就氣喘吁吁,外出常常跟不上家人腳步,甚至咳出50元硬幣大小的血痰,就醫後發現罹患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採用皮下注射前列環素類似物治療1年多,如今她的心肺功能明顯改善,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預防暨肺循環醫學科主任吳懿哲表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發病原因不明,且無法根治,每百萬人中僅有6至10人,以女性居多。五大症狀包含「喘、咳、血、腫、暈」,初期通常只覺得體力不如從前,稍微動一下就累,因此難以確診,後期可能出現乾咳、末肢腫脹、心絞痛等症狀,若未能及早介入治療,死亡風險極高。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吳書豪說明,吳小姐確診初期先接受口服藥物治療,但未見明顯改善,改採皮下注射型前列環素類似物治療1年多,6分鐘步行測試距離從250公尺進步到530公尺,活動中血氧濃度由65%提升至83%,心肺功能顯著改善。

目前肺高壓的治療方式仍以口服藥物爲主,但對於病情較嚴重的個案,注射前列環素類似物能更顯著的改善心血管及運動功能。不過,常見注射部位疼痛、腸胃不適、腹瀉、關節痠痛等副作用,成爲患者卻步的原因,幸好目前已經找到解方,搭配適當的輔助藥物後,多數病人都能有效控制。

馬偕紀念醫院復健科主任胡國琦表示,肺高壓病人經過醫療團隊完整的評估後,可進行走路、騎腳踏車、游泳等運動,以保持心肺功能。研究顯示,適當的運動訓練對肺高壓病人有顯著的好處,並能長期鍛鍊肌力與柔軟度,幫助患者恢復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