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給付壓力大!年金險保費收入驟減
綜觀2025年前五個月四大險種保費與給付表現,「人壽保險」給付金額最爲龐大,4月達到高峰約2,022.32億元,5月又放緩到1,823.95億元,不過屬於人壽保險商品類型衆多,同時擁有儲蓄加壽險保障,或投資加壽險保障的商品,較容易受到儲蓄年限到期或保戶的短期資金規劃影響而發生解約。
年金險方面,5月總保費收入162.72億元,月減20.89%、年減15%,保險給付金額292.2億元,年增9%,新契約保費145.24億元,月減22.44%、年減17.66%,壽險業高層指出,年金險保費收入驟減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壽險公司近期對年金險的推廣較保險,特別是利變型年金險或具保證給付結構的躉繳年金商品,在利率不確定與新制資本消耗下銷售動能減緩。
二是爲因應明年接軌,壽險公司可能暫緩推出新的年金險商品,或調整商品結構與費率假設;三是通路資源較多轉向分紅保單、美元保單和保障型商品,也會影響年金險的招攬熱度。
壽險業者表示,由於接軌新制需要提高CSM(合約服務邊際),當CSM越高,代表未來可產生的利潤越高,因此會力推如長期保障型壽險(終身壽險、定期壽險等)長契約期間的保單、長契約期間的健康險(重大傷病險、長期照護險、失能扶助險等)、主約加附約組合型商品(如一般壽險結合附約具保險與長期現金流商品)、利變型和分紅型保單,以及一般常見的健康險與傷害險。
然而,壽險業者也說,純年金險若爲躉繳型、短期即進入給付階段,通常不易形成高CSM,除非是遞延型、長期繳費、綁定赴約或有保障設計的年金商品,較具有CSM潛力。
至於年金險的給付金額增加主因則來自於保戶解約,儘管5月解約潮稍有緩解,但壽險業高層表示,若市場出現更具吸引力的美元計價商品、分紅保單或其他高報酬選擇,部分年金險保戶可能仍選擇提前解約,以因應短期投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