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保費收入回溫 上半年新契約突破3,900億元

另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4 號保險合約之規定,保險商品中無顯著保險風險者將不再屬保險合約且不能認列爲保費收入,而須視爲投資合約並歸類於「負債」項下。若同時考量「保費收入」與「負債」項下的收入,今年上半年傳統型保單的新契約保費約3,035.2億元,年成長24.5%;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約2,026.63億元,年成長54.8%,總計新契約保費收入爲5,061.83億元,年成長35.1%。

壽險公會分析,今年上半年壽險業在傳統型保險商品方面,傳統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2,702.54億元,年增28.0%、傳統型年金險新契約保費收入34.07億元,年增44.9%,整體而言,可能與二因素有關,一是會員公司陸續加入分紅保單市場,並推出具競爭力之分紅保單新商品,二是儘管近期美元兌新臺幣呈現貶值趨勢,但美國聯準會仍維持較高之基準利率,使美元計價保單之宣告利率相較新臺幣計價保單仍具吸引力,持續吸引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之投資人。

此外,壽險公會指出,會員公司持續因應市場變化,調整美元利變型保險商品之宣告利率,並透過銀行通路積極推展既有及新開發商品,帶動傳統型保險商品之銷售有關,因此推升今年上半年整體傳統型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24.5%。

在投資型保險商品方面,投資型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794.9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2.1%;投資型年金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含負債)1,231.7億元,年增50.5%。壽險公會表示,整體而言,可能與部分會員公司推出投資型保險新商品,搭配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帶動投資型保險商品之銷售有關,因此今年上半年整體投資型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含負債)較去年同期成長54.8%。

通路業績方面,在新契約保費中,以各個通路業績來看,新契約「保費收入+負債」5,061.83億元中,壽險公司本身行銷體系2,248.27億元佔44.42%;銀行經代保代通路1,927.28億元佔38.07%;傳統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僅886.28億元佔17.51%。

若以險種資料來看,投資型保險銀行經代保代通路與壽險公司之比率約爲0.41:1,而傳統商品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仍以壽險業自己銷售爲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