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領漲!金融業連四月站穩千億元大關 前九月賺破7000億元
金管會公佈2025年9月金融三業稅前盈餘1,123億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管會公佈2025年9月金融三業(銀行、證期投信、保險業)稅前盈餘1,123億元,雖月減4%,但已連四個月站穩千億元大關並改寫近五年同期新高,累計前九月7,165億元,年減幅收斂到19%。金融業獲利榮枯,全看壽險業臉色。
從三大業別觀察,保險業9月單月獲利月增7%,明顯優於證期投信業月減12%、銀行業月減8.7%。主因9月臺美股市齊揚,帶動壽險業股票投資部位資本利得走升,相較之下,證券與銀行業獲利仍受投資收益下滑所拖累。
進入第4季後,利多題材持續堆疊。10月臺美股市漲勢擴大、臺幣走貶,加上美國再降息一碼,市場熱度與資金動能同步回升。
法人分析,降息可壓低美元資金成本,並隨供應鏈移轉推升外幣放款需求,有助銀行淨利差與淨利息收入續增;同時,臺美利差縮減也讓壽險業CS避險成本同步下降,有助支撐獲利。
全球資本市場回暖則有助銀行財管手續費收入、券商經紀與自營收益同步改善,壽險業也可擴大實現股票資本利得空間。
另近期美國10年期與3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跌,壽險業長天期債券評價虧損有望縮小,臺幣貶值也可減輕壽險外匯損失壓力,形成「股、債、匯三順風」局面。配合降息效應,第4季金融業獲利可望獲得實質支撐。
金管會公佈金融業2025年9月及前九月獲利狀況。若以前九月觀察,銀行業仍是穩定軍心主力,獲利貢獻68%。
銀行業前九月稅前盈餘4,879億元寫史上同期新高,年增7.8%,主要受惠利息與手續費收入雙升、呆帳提存壓力減輕。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指出,本國銀行前九月獲利4,561億元,年增354億元,成功抵銷郵儲體系年減32億元的缺口。
反觀資本市場,臺股量能不如去年高檔,券商承銷收入年減14.6%,使得證期投信業前九月稅前盈餘僅1,107億元、年減5%,但減幅已明顯收斂。
保險業方面,雖自6月起獲利逐步回升,但累計前九月稅前盈餘僅1,177億元(壽險916億元、產險261億元),年減63%,顯示投資收益尚未完全修復。
即便金融業獲利逐步擺脫去年高基期陰影,但法人提醒,2024年全年稅前盈餘突破兆元,今年追平不易,第4季壽險能否靠本業收益撐盤,將成金融三業榮枯的最終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