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國民黨最對味!

▲先不談鄭麗文沒錢、沒派系、沒組織這些問題,將來光是因她自己而起國民黨需要滅的火,預料不會比外向時期的韓國瑜還少。(圖/記者周宸亙攝)

●邱師儀/東海政治系教授、德州聖湯瑪士大學交換學者

「熟悉的國民黨最對味」,這句話對於希望國民黨消失的人來說,是一句調侃與諷刺的話,但對於不少國民黨黨員來說,卻最能描述他們內心此刻的激動與滿足。在這個三分之二黨員都超過六十五歲、在柯志恩眼中自承黨員結構與整個社會有不小落差的政黨當中,很多從這黨出來的決策,反常往往纔是正常,國民黨自己的正常。因爲不要忘了,一個有機會執政的黨,其黨員結構必須反映全體人口結構,全世界都一樣。

所以從過去精算師朱立倫可以在黨主席選舉中輾壓江啓臣、朱立倫重用傅崐萁,到現在的鄭麗文當選主席,都說明了國民黨的反指標性。過去朱立倫總在爲自己鋪路,但鋪到沒路的過程中,至少對於臺灣的輿情還有一定的敏感度。

因鄭麗文而起國民黨需要滅的火 預料不會比外向時期的韓國瑜還少

現在換鄭麗文上來,你可以看成洪秀柱2.0,戰鬥味、社羣味、統媒味甚至臺辦味都可能更濃了。先不談鄭麗文沒錢、沒派系、沒組織這些問題,將來光是因她自己而起國民黨需要滅的火,預料不會比外向時期的韓國瑜還少。

但支持國民黨的人可不會這樣看,他們會說:如果這個推論是正確的話,那爲什麼民進黨的「大惡罷」卻是32:0,國民黨立委沒有一席被罷掉?甚至有些藍營立委所獲得的反罷免票數比當年的得票數還要更多?

原因在於臺灣藍綠競爭的故事一直在重演,很多人是討厭民進黨,不是支持國民黨。人家是討厭民進黨的壞,不是同情國民黨的笨。甚至可以說,知識藍、戰鬥藍、馬英九藍切莫以爲大罷免的結果可以讓國民黨整個就放開煞車,奔向中共。

用早就被習近平染指爲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來去跟習近平談和平。會這樣說是因爲,這些國民黨內部仍具有判斷力的人,會說最近輿情都指出一個方向:民進黨販賣的「芒果乾」(亡國感)邊際效應已經遞減。年輕人沒那麼想當兵,臺灣年輕人也跟美國年輕人一樣,抖音一樣開心用,因此與老老的國民黨員親中立場剛好沆瀣一氣。

現在,本文話鋒一轉,要提出另一個觀察:的確臺灣不少年輕人、中年人對於中國的看法正在改變當中,民進黨的國安牌的確開始生鏽。這趨勢不因中共仍不放棄武力犯臺、而且收復臺灣急迫性與日俱增而有所改變。

最近加拿大廣播公司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的特派員Chris Brown訪問了中研院研究員傅澤民、網紅敏迪與在西門町的不少年輕人,發現臺灣年輕人其實並不反中,甚至也不認爲香港與澳門在被中共接管之後言論自由有所減損。許多臺灣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認爲當下把兩岸搞到兵兇戰危的,是民進黨不是共產黨。

在如此背景之下,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這件事情,是否就一定能讓民進黨支持者放心許多,遂變得很難說。從大罷免一路開始,到包括之前卓榮泰與綠營因爲普發一萬內鬨、賴在南部風災的態度,再到高鐵的寧靜車廂風波。

民進黨在國安牌生鏽之際,其實方方面面的內政問題都已經開始飄出酸腐味,民進黨不應寄望國民黨現在因爲有個洪秀柱2.0,就能在2026年地方選舉與2028年的總統大選中輕騎過關。臺灣選民有時候鐘擺起來,那個程度完全不遜美國選民,2016年之前的美國選民完全無法想像川普的倏地崛起,來勢洶洶可以席捲這麼多選票的支持。

因此,我們也不應排除鄭麗文有可能具有當年韓國瑜的爆發力,畢竟現在是社羣媒體時代,甚麼組織、動員、金流其實都可以被聲量結構性的扭轉與重組。

▼不應排除鄭麗文有可能具有當年韓國瑜的爆發力,畢竟現在是社羣媒體時代,甚麼組織、動員、金流其實都可以被聲量結構性的扭轉與重組。(圖/翻攝自Facebook/鄭麗文)

民進黨要擔心與監督的 不是國民黨而已

但問題就在這裡,現在民進黨與害怕中國統治的臺灣人,要擔心與監督的不是國民黨而已,更不是鄭麗文一個人,而是中共這個強權,甚至是川習不太鬧翻的這個時代的中共。

民進黨的內政繼續做不好,少子化搞不定、高教放任國立大學增招、公廣集團酬庸一堆奇怪的人當官等,就沒有底氣鞏固民衆對於臺灣主權與民主像過去一樣的支持;很多都是從蔡英文時代奠定下來的,更不用說當年是抗中的川普1.0,同時蔡英文時代仍享有許多太陽花世代的支持。賴總統在天時不對(川普2.0)、地利掏空(年輕人不反共)、人又不合(綠營內部歧見)的情況下,國民黨當選一個鄭麗文主席,絕對不會是過去洪秀柱時代可以拿來當成茶餘飯後的情況,鄭麗文的當選反而應該看成是對臺灣鋪天蓋地的紅色病毒滲入,她甚至有可能形成臺灣茶黨與吸引一塊爲數不小年輕人的支持,情況不容樂觀。

最後,就國民黨本土化而言,盧秀燕在競逐2028年大位前不選黨主席是爲了保護羽翼可以理解,但讓鄭麗文當選黨主席,卻極有可能讓盧在總統候選人的這個位置上,面臨到當年韓國瑜所承受的打擊,當年韓密會香港中聯辦卻未訪美就註定了韓在兩岸議題上的定位。

就一個長期擔任臺中立委與兩任市長的地方型政治人物來說,盧在兩岸議題上可能沒有太多的想法,但鄭麗文卻已經有超多的說法。熟悉的國民黨是不是總會把好好一盤棋下到爛,就像2018年到2020年那兩年間的演變一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賴總統在天時不對(川普2.0)、地利掏空(年輕人不反共)、人又不合(綠營內部歧見)的情況下,國民黨當選一個鄭麗文主席,絕對不會是過去洪秀柱時代可以拿來當成茶餘飯後的情況。(圖/賴清德競選總部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