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烏克蘭啓發 美媒曝臺無人新艇能因應對岸任何攻擊

中科院與龍德造船廠聯手打造的「黑潮」無人艇。(範揚光攝)

臺灣目前正在迅速發展海軍無人水面載具(USV)能力,有好幾款已搭載各式武器,進入測試階段。這些無人艇可望成爲臺灣抵禦攻擊的重要利器,削弱並干擾來襲艦隊。

《海軍新聞》13日指出,面對來自對岸的威脅,臺灣正加速防禦建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武裝無人水面艇的發展。這深受俄烏戰爭中黑海戰場經驗的啓發,烏克蘭在黑海成功牽制規模更大的俄羅斯艦隊,阻止對方控制黑海,獲得空前成功,而臺灣顯然從中汲取了教訓。

單一武器鮮少能在戰爭中致勝,而來自對岸的威脅也複雜多變,但這些無人艇可能帶來影響。它們或許能擾亂並削弱首波攻勢,讓補給任何灘頭堡的艦隊付出高昂的代價,而駁船將是首要目標。若能發揮創意,它們可誘使中方軍艦移動,讓對方暴露在如長程飛彈等其他防禦系統下。

自近3年前,烏克蘭無人艇首度大膽突襲克里米亞塞凡堡(Sevastopol)以來,臺灣在不到1年後的2023年8月,便展示了首款「海鯊400」無人水面艇,顯現出追隨烏克蘭腳步的初步跡象。該艇體型小、重量輕,功能有限,需較強大的系統補強。接下來進展看似緩慢,但由中科院(NCSIST)集結了12家企業參與,在今年6月主辦的展示活動中,首批戰鬥型無人艇設計亮相。

如今相關發展步伐顯著加快。公開報導顯示,多批無人艇已在進行測試。雖然部分研發可能仍屬機密,但許多進展已經公開。

分析指出,最接近烏克蘭設計的是「快奇」攻擊無人艇,它是由6月展示的「黑潮」無人艇發展而來,採用低船體設計,搭載兩具考克斯(Cox)柴油舷外機提供動力,據悉最高航速可達43節。它配備Kymeta衛星通訊系統,並搭載多種武器,如艇首的爆炸式「撞擊炸藥」、用以搭載四旋翼無人機的機庫,以及6具巡飛彈/自殺無人機發射管。而武裝的自殺無人機很可能是自制的「勁蜂」自殺無人機,它類似美製「彈簧刀」(Switchblade)設計。

而較具未來感的是「奮進魔鬼魚號」,它採三體船設計,有匿蹤纖維強化的塑膠船體,長8.6米,寬3.7米,桅杆底部有駕駛艙,可選擇性搭載人員。而前甲板顯眼的雷達罩可能用以安裝衛星通訊天線。至於兩具本田(Honda)舷外機則提供動力,最高航速可達35節。

另一方面,「海鯊800」是「海鯊400」的大型進階版,它是搭載雙舷外機的無人快艇,引擎不尋常地完全封閉,很可能提供了某種程度的裝甲防護。而「食人魚9」長9米,具備匿蹤線條和相對較大的船體中央船艛建築,內設巡飛彈機庫。它是由雙舷內發動機驅動噴水推進器提供動力,值得注意的是,艇身塗有雷達波吸收材料(RAM)。

分析指出,臺灣新型無人水面艇能否有效遏止對岸的登陸行動,仍有待觀察。儘管發動戰爭畢竟主要取決於政治,但這些無人艇的存在,或許會爲北京的軍事策劃增添不確定性。特別是若能大批打造並部署,加上操作模式與性能保密,將提高北京的風險考量,甚至成爲重創敵艦的關鍵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