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時導絲斷裂遺患者血管 醫院:取出意義不大願賠8000元人民幣

血管內有一截長約2釐米的導絲。(封面新聞)

河南一名六旬患者因冠心病,去年在河南省胸科醫院做過支架植入手術,但今年覆診時,竟發現血管內有一截長約2釐米的導絲。家屬要求做手術取出導絲,但醫院拒絕並稱「沒有開胸取出的必要」,若家屬對血管內的導絲感到擔心,醫院願補償8000元人民幣(約3.4萬元新臺幣)。

《封面新聞》報道,9月28日,河南汝州的高女士反映,父親去年因冠心病在河南省胸科醫院做過支架植入手術,9月初因頻繁胸悶,再次到該醫院覆查,「9月5日做冠脈造影,微創探查體內的時候,一截導絲斷裂掉進血管裡」。

病例資料顯示,手術操作過程中出現回撤導絲困難,送入微導管嘗試至坎頓處未成功,退出微導管時遠段導絲斷裂,多途徑嘗試取出斷裂導絲均未能成功。同日,院方請心血管外科一病區會診,會診意見爲:迴旋支內見離斷的介入導絲,外科取出導絲意義不大,建議內科治療。

高女士稱,醫院的意思是老人的血管狹窄、鈣化嚴重,才導致導絲斷裂,也因此難以通過微創手段取出。醫生判斷導絲會隨血液流向遠端,不會回入心臟附近,沒有開胸取出的必要。

她表示,父親原本就有血栓,按照醫院的說法,他的血管狹窄、鈣化嚴重,隨着年齡增長,這些情況應該會愈來愈加劇,因此她不明白爲何會得出「沒有必要取出」的判斷。

高女士稱,河南省胸科醫院拒絕開胸取出導絲,她提出要到其他醫院手術取出,希望由河南省胸科醫院承擔費用,同樣被拒絕。「現在的年齡還能扛住大手術,如果70歲、80歲的時候,導絲擋在血栓處,一起形成堵塞,不得不大手術,那時候的老人不一定扛得住」。

她提到,目前首要任務應該是將導絲取出,或由醫院出具書面承諾,保證導絲留在體內不會產生不良後果,但醫院沒有同意,認爲家屬提出的30萬(約128萬元新臺幣)索賠額度太高,建議循司法程序做司法鑑定,以此明確醫院的過錯及比例,對雙方都公平,醫院會全力配合,「法院判賠多少就是多少。如果覺得導絲留在體內有心理壓力,醫院願意賠償8000元」。

延伸閱讀:

女子術後20天發現紗布遺留體內 取出時已發臭!醫院態度惡劣

剝牙後「噴血」 氣管堵塞需手術切開急救 男子起訴診所索賠10萬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