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高緯巡護船 西拉雅號下水

賴清德總統(前排左七)昨天主持海巡署臺北艦成軍典禮。記者劉學聖/攝影

賴清德總統昨天到高雄參加嘉義級巡防艦第四艘「臺北艦」成軍,暨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第一艘命名下水聯合典禮,展現政府持續推動國艦國造與國防自主成果,並首次以原住民族名稱命名爲「西拉雅」號。賴總統說,臺灣除強化防衛並與鄰近國家海事合作,也須提升數位與民生系統韌性。

西拉雅號具低溫海域航行能力,續航力大於一萬五千浬,配置前一後二水砲,駕駛室能遙控高壓噴水槍,執行警告驅離等任務,首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由賴總統以原住民族命名,後續同系列五艘也會以原住民族命名,落實憲法保障原住民身分認同權及文化權。

「以原住民族命名是對土地最深的敬意。」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指出,平埔族的故事是臺灣文化重要根基,命名不只是決策,更是價值實踐。賴總統任臺南市長時,率先將西拉雅族列爲市定原住民族,並促成平埔原住民族身分法通過。

管碧玲向賴總統呈獻臺北艦船模,賴總統也登上臺北艦視導駕駛臺、主甲板、醫療艙間及遠距醫療演練。

賴總統說,海巡署肩負防衛、執法、救援及國際合作多重工作,是國安、治安、平安的第一道防線,蔡英文前總統兩屆任內推動十年計劃,預計二○二七年前打造一四一艘各型巡防艦艇,二○三二年前籌建六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

賴總統表示,國艦國造與國防自主已展現成果,新船艦強化海上執法、遠洋巡護、國際人道救援能力,面對威脅不僅要提升防禦,也須降低風險,政府正推動「海纜七法」修法,建立可防可控的海域安全網,盼立法院跨黨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