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創債ETF正式獲批,3800億債券ETF市場再迎增量;券商上半年股份回購金額同比增超10倍|券商基金早參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NO.1首批科創債ETF正式獲批,3800億債券ETF市場再迎增量

每日經濟新聞7月2日消息,備受關注的首批科創債ETF正式獲批。6月18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提出“加快推出科創債ETF”。當日下午,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鵬華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等10家頭部公司率先上報首批科創債ETF產品,並在7月2日下午獲批。據悉,這些產品中將有6只在上交所上市,4只在深交所上市。近年來,科技金融成爲國家戰略核心,科創債存量規模持續增長。債券ETF市場也快速發展,規模已突破3800億元。科創債ETF的推出將引入更多資金,推動債券ETF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點評:首批科創債ETF獲批,標誌着科技金融戰略深化,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債券ETF市場,對相關基金公司股價形成支撐。科技債板塊受益於政策紅利,投資者關注度提升。整體來看,此舉增強了市場對創新領域的信心,爲股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望促進資金配置優化。

NO.2 券商上半年股份回購金額同比增超10倍

進入2025年,包括上市券商在內的A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熱情不減。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有7家上市券商回購股份,回購金額合計20.28億元(不含交易費用,下同),同比大增1058.86%。從部分券商發佈的新一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看,加強現金分紅預期、研究制定公司市值管理制度並規範公司市值管理行爲受到重視。就板塊投資而言,龍頭券商、牌照豐富且變現能力較強的券商投資機會值得重視。

點評:券商上半年股份回購金額同比增超10倍,反映出行業對自身價值的認可與信心。回購行爲對相關公司股價形成支撐,提升投資者信心。券商板塊內,龍頭企業和牌照優勢明顯者更受關注,行業分化或將加劇。此舉亦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對股市整體情緒起到穩定作用,投資者或更關注公司治理與回報機制。

NO.3年內643家外資機構調研A股公司,中國資產吸引力持續提升

中國經濟較強的韌性,持續吸引外資關注,這從外資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情況中可見一斑。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7月2日,今年以來,643家外資機構調研A股公司4835家次,其中,全球頭部對衝基金Point72 Asset Management、高盛(亞洲)證券有限公司調研均超百次。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行業是外資關注度較高的行業。從關注問題來看,今年以來,AI應用、人形機器人佈局、創新藥研發、分紅和併購計劃等成爲外資關注的熱點話題。

點評:外資機構年內密集調研A股,顯示對中國資產信心增強。電子、醫藥生物等板塊受關注度提升,反映出外資對科技與創新領域的長期價值認可。AI、人形機器人等新興話題成爲焦點,或引發相關公司估值重估。整體來看,外資持續流入爲A股市場注入活力,投資者可關注外資調研密集且符合產業趨勢的標的。

NO.4 中信建投:公開發行不超200億元永續次級公司債券獲批

7月2日,中信建投(601066/06066)發佈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同意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永續次級公司債券註冊的批覆》。中國證監會同意公司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200億元永續次級公司債券的註冊申請。

點評:中信建投獲批發行200億元永續次級債,此舉爲其補充資本金提供支持,有利於增強公司抵禦風險能力,對中信建投股價形成基本面支撐。券商板塊整體或受此消息提振,顯示行業融資渠道暢通,但需關注市場資金面變化。對股市整體而言,大型券商融資能力增強,有助於維護市場穩定,但短期內可能引發投資者對資金流向的討論。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