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電競奧運會爲何延期?資格標準和賽程安排工作量巨大丨解讀

2月11日,國際奧委會宣佈首屆電競奧運會將於2027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行,其資格賽電競奧運會之路也將在今年開啓。早在2018年,國際奧委會便開始探索電競領域,2024年與沙特達成合作方案,並計劃2025年舉辦首屆電競奧運會,最終因爲籌備工作的複雜性和需建立獨特的賽事框架推遲進行。

《電子競技》雜誌主編石翔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電競奧運會有別於傳統奧運會,在比賽規則統一、資格獲取方式及賽程協調等方面都是一項巨大工程,“電競奧運會跟傳統體育有一個靠攏的過程,需要把信息、制度、規則等拉齊,這個過程也有助於推動電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規範化。”

規則短時間內不具備使用條件,資格賽協調工作量大

2018年,國際奧委會便開始探索電競領域,並於2023年在新加坡舉辦了首屆奧林匹克電競周。2024年7月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142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與沙特奧委會合作舉辦首屆電競奧運會的提案得到通過,決定於2025年在沙特舉辦首屆電競奧運會。

該提案通過後,雙方便着手選定賽事的舉辦城市和場館,並對比賽時間、項目和選手晉級程序等細節進行確認。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這一合作嚴格遵循《奧林匹克憲章》和奧林匹克價值觀,旨在通過電競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奧林匹克運動。

有別於傳統奧運會,國際奧委會針對首屆電競奧運會創造了一種新模式。國際奧委會與沙特奧委會各出三人共同組成聯合委員會,推進賽事具體籌備工作。去年11月,聯合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針對賽事項目制定,如何與國際體育單項組織、遊戲發行商等電競行業相關方接洽等事項達成一致。但因爲電競奧運會籌備工作的複雜性,以及需要建立獨特的賽事框架,國際奧委會一直沒有明確時間表。

今年2月11日,國際奧委會宣佈首屆電競奧運會延期至2027年舉辦,地點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電子競技》雜誌主編石翔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首屆電競奧運會在競賽規則拉齊、資格獲取方式及時間協調等方面都是個大工程。加之2026年還有米蘭冬奧會、達喀爾青奧會的緣故,首屆電競奧運會2027年舉辦是一個理想的決定,各方面準備也會更充分。

石翔介紹,國際奧委會此前做法都是與各國際體育單項組織合作,由相關單項體育組織提出基本比賽規則、資格標準和可開放給國際奧委會的資格賽賽程時間。但目前電競領域的國際體育組織無論是IESF(世界電子競技錦標賽)還是GEF(國際電子競技聯合會)都不具備這個能力,比賽規則短時間內也不具備使用條件。

“進入電競奧運會的這些項目,在規則、組織邏輯上參差不齊,有一些規則完成度很低。”石翔表示對遊戲公司來說,比賽能順利進行,不產生負面輿情就好。規則上想要把大家拉齊到同一水平線比較難,“舉個例子,大家都打手遊,那到底能不能用指套?不能說《王者榮耀》可以用,《和平精英》就不能用吧。規則都是要拉齊的,這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

石翔同時表示,IESF的世錦賽目前勢微,都是各國二線隊參賽。而版權方按賽區組織比賽,又不涉及國家概念,電競奧運會資格標準和賽程安排協調工作量巨大。從傳統奧運會幾種資格獲取方式看,電競奧運會設置單獨資格賽最爲現實,這個過程通常要進行兩輪。從目前的電競市場看,大部分影響力大的項目,版權方一年要佔用超過10個月作爲比賽週期。這意味着,聯賽期間必然會有人被抽調去國家隊集訓,且至少參加兩次資格賽。“EWC(電子競技世界盃)已經佔據了一個重要的最大公約數時間,這個比賽是留給俱樂部的,再讓版權方給國家隊留出一個時間,且協調到相對接近的時間窗口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石翔表示。

電競奧運之路今年開啓,有助於項目規範化發展

上週末,巴赫與沙特高層舉行會晤,主要議題便是國際奧委會與沙特奧委會之間的合作。巴赫表示,歷史性的首屆電競奧運會路線圖已經非常清晰,隨着今年電競奧運會之路的開啓,電競奧運會正在成爲現實。

沙特奧委會主席阿卜杜勒阿齊茲·本·圖爾基·阿勒費薩爾也表示,針對首屆電競奧運會各方都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沙特阿拉伯期待着歡迎世界各地的人們,併發揮自己的作用,幫助衆多電子競技運動員實現夢想。”

首屆電競奧運會舉辦時間確定,石翔稱這是電競行業最爲高興的事情,很多工作接下來就能展開了。關於下一步比賽規則何時公佈,資格賽如何進行,參賽項目是否一次性公佈,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石翔表示電競行業的發展有一定地域性,很多項目在某一個地區是很流行的。他以在東南亞廣爲流行的《決勝巔峰》爲例,如果亞洲只有兩個名額的話,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緬甸這些隊伍能“打得頭破血流。”同樣的情況還有《英雄聯盟》,亞洲區的預選賽可能要比世界決賽還殘酷。

同時,國際奧委會一直倡導性別平等。此前,國際奧委會對首屆電競奧運會提出的要求是有超過35%的女選手,第二屆則提升至50%,這對參賽方和組織者都是新的挑戰。按照這一要求,保守估計一半的項目都要有女子組。石翔表示未來女性聯賽是不是要重點發展,是否會出現一些高商業價值,涌現出類似鄭欽文這樣的明星選手,都是廠商需要思考的問題,“藉助電競奧運會,重新開闢一片以女性受衆爲主的賽事,也可能是電競奧運會帶來的變化和機會。”

電競奧運會跟傳統體育有一個靠攏的過程,石翔表示需要把信息、制度、規則都拉齊,這個過程也有助於推動電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規範化。而廠商在這個過程中怎麼去認識、理解、接納、實踐體育化規則會延伸出不少問題,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確定首屆電競奧運會時間的同時,國際奧委會昨天還宣佈EWCF(電子競技世界盃基金會)成爲奧運會電子競技項目的創始合作伙伴。國際奧委會與EWCF合作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縮小電子競技與傳統體育之間的差距。

EWCF將利用其在遊戲選擇、錦標賽結構和生態系統參與方面的專業知識,推動奧運會電子競技運動會發展的創新。國際奧委會和EWCF將與主要利益相關方密切合作,建立資格認證途徑,提高競爭公平性,並使國家電子競技生態系統與更廣泛的全球標準保持一致。

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