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新北預售房價竟仍漲兩成 房仲:購屋人有三風險

房市示意圖。 中信房屋提供

今年預售市場買氣低迷,爲刺激銷售,業者紛紛降價、讓利,不過,房仲彙整實價資料,六都預售屋今年第一季交易量年減幅達5成到8成,但價格僅臺北市微幅回落0.6%,其餘地區仍呈上漲趨勢,新北市更上漲18.9%,將近兩成,呈現出明顯的「價量背離」現象。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房市一向具有「量先價行」的特性,在交易量大幅萎縮下,價格勢必修正,「價量背離」不會一直保持。

她表示,受到土地價格、營建與人力成本高漲的影響,加上利潤考量,多數建商仍不願輕易調降售價,大多采取「買房送裝潢」、「贈送家電」等變相讓利的方式,抑或選擇延後推案以觀望市場走向。雖然目前市場上的確有少數建商下修價格,甚至主要退還價差給已購客,但這仍屬個別案例,尚未形成普遍現象,更難以撼動整體房價的走勢。

就六都市場表現來看,臺北市平均單價微幅下修,主因在於萬華、文山等房價相對平實的區域,在今年有大量新案釋出,拉低了臺北市的整體均價。

反觀預售屋年漲幅逼近2成的新北,主要是因爲臺北市房價高不可攀,加上素地取得不易,最近幾年不少建商和購屋民衆都開始把目光轉向新北,進而帶動當地房價表現。

尤其中永和、三重等房市熱區更接連出現單坪破百萬指標案,刷新區域行情,也爲新北整體價格帶來了強勁支撐。

針對目前市場狀況,莊思敏表示,有意購買預售屋的消費者應留意三大潛在風險。

首先,市場買氣低迷導致銷售放緩,建商資金迴流速度減慢,部分財務體質較弱的中小型業者恐將面臨不小的資金鍊壓力,甚至可能引發工程延宕、爛尾樓、建商倒閉等風險。

其次,在投資客比例較高的區域,隨着限貸資金壓力加重,市場可能出現拋售潮,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的風險。

第三,目前預售屋價格已經站在歷史高檔,而預售屋交屋期長達3至5年,若遇價格下修,購屋者恐會有價差損失。

莊思敏表示,房市一向具有「量先價行」的特性,在交易量萎縮的情況下,預售價格修正壓力恐將逐步浮現。

近一年六都預售屋交易價量變化。 資料來源/中信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