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玻璃貼「日製貴100元」真相超黑!店員離職不忍了:沒良心
▲買手機玻璃貼,小心被店員話術坑錢。(示意圖/記者周亭瑋攝)
網搜小組/劉維榛報導
「真的別被店員話術去!」一名從大學開始就在手機配件店打工、直到29歲才離職的資深店員表示,許多門市銷售手法超暗黑,像是標榜日製、美製的玻璃貼,其實全都是陸制;沒標價的商品,可能會出現亂喊價的狀況,「取決於店員的心情及當日的業績」,甚至把東西賣貴再做折扣,非常沒有良心。
一名女網友在Dcard表示,在手機配件門市做了9年之久,如今她正式離開這一行,也藉此分享不爲人知的暗黑秘密,許多門市銷售充滿「操作」手法,希望大家可以避免花冤枉錢。
首先,大部分手機配件商品都是陸制,很少有臺灣製造的,不要被店員話術;第二,玻璃貼幾乎都是陸制,根本沒有什麼日製、美製,只是品牌是日本或美國,產地都還是對岸。
第三,原PO直言,沒有什麼所謂比較硬的玻璃貼,只要摔到敲到都有可能會破掉,就算你貼昂貴的玻璃貼也是一樣。
第四重點來了,同樣的商品沒有標價的話,可能今天是A價格、明天是B價格,取決於店員的心情及當日的業績;第五點也很重要,折扣活動只要沒寫出來都是店員自己喊的。
原PO接着搖頭透露,她待過很多間門市,看過有些同事很沒良心,會把商品介紹得很厲害,故意賣貴再做折扣,「讓你以爲店員對你很好優惠給你,其實並沒有!」
事實上,大部分商品都是有建議售價的,但有店員會趁客人不注意,偷把價格標籤撕下,多加個100、200元販售,爲了業績更好看。
最後,原PO實際舉例2種狀況,看過同事詢問客人要「臺製還是日製」兩者差100元,多數人認爲多100元而已,當然要選日製玻璃貼,但結果都是陸制,甚至是同商品;另外還有亮面與藍光玻璃貼,兩者差100至200元,沒想到同事發現藍光沒貨了,仍拿亮面冒充販售,因此建議大家要確認包裝標示與規格,「標籤上一定有寫清楚是什麼東西。」
底下網友熱議,「3C配件真的自己去淘寶、蝦皮買就好,反正都陸貨,給人貼的錢都夠自己買好幾片來試貼了,學起來就不用花冤枉錢」、「這種店都喜歡開在比較沒那麼市區的地方,因爲老人家比較多,偏偏他們跟社會脫鉤又不太會網購,對於一些小東西的價格不敏感」、「上次去夜市貼膜490元,想說門市應該貴一些而已,上網查也說大概600、700元,沒想到去門市收了我1390元」、「玻璃貼直接買蝦皮便宜貨,1片70,買了5片,2年都還沒摔完」、「難怪我買600元的玻璃貼摔了也一樣破...氣死了」。
也有同行迴應,「我也曾經是手機配件的店員,其實我們口中的日製、臺製,都是話術而已,都是拿同一片」。
原PO也補充迴應,玻璃貼好壞差異,主要差在鍍膜層跟厚薄度及邊邊的弧度,貴的保護貼滑順度可以撐比較久;至於充電線該怎麼挑選,「只要不要折到前端都不太會壞,可以找外觀是「編織」之類的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