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大而美 臺積電股價意外下跌
美國衆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臺積電在美國投資的稅收抵免提高至35%。(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衆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其中與臺灣最相關的就是臺積電在美國投資的稅收抵免提高至35%,可望降低成本。不過臺股不買帳,4日下跌165.47點,以22547.5點作收,臺積電則下跌5元,收1085元。分析師指出,市場原先較樂觀看到臺美關稅,但到最後關頭仍會停下來觀望後勢。
此次美國的《大而美法案》中,將半導體在美國設廠的投資稅收抵免從原先的25%,上調至35%,只要新廠在2026年底前動工都適用,相比過去拜登時期的25%以及草案的30%抵免幅度都來得高。
由於目前臺積電Fab21 P1廠已經量產,P2廠已經完工,P3廠也在今年4月動土,都符合稅收抵免的條件,不過後續還有P4、P5、P6以及2座先進封裝廠在投資計劃中,市場認爲,臺積電會不會因此加速建廠,還要看市場需求才能決定。
雖然大而美有利臺積電降低營運成本,但對臺灣經濟而言,仍存在正反影響。分析師指出,對臺灣半導體、輝達供應鏈來說,短期內有助於臺灣企業在國際擴大布局以分散地緣政治的風險,但也將把工作機會、內需動能以及供應鏈的核心帶到美國,臺灣的半導體業可能面臨人才、資本、技術以及民間投資流失的風險。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說法,臺積電爲優先佈局美國產能,加上美日貿易協定還未定錨,可能讓日本熊本二廠動工無限期延後。臺積電表示,全球製造版圖擴張策略是基於客戶需求、商機、營運效率、政府支持程度以及經濟成本考量,美國投資計劃不會影響其他地區。
臺積電17日將舉行法說會,市場預期法人關注關稅、匯率、毛利率以及海外廠等進度,並靜待董事長魏哲家揭曉下半年營運展望。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指出,由於市場對於臺美的貿易談判一直都抱持樂觀的態度,但在關稅公佈前夕,仍會停看聽觀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