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海洋活化石 動物用藥細菌內毒素檢驗邁向「無鱟血」新時代

「鱟試劑」雖爲細菌內毒素最標準的方法,卻因牽涉活體鱟的抽血而備受爭議,爲此科學家藉由基因工程的技術,開發出rFC與rCR等新型檢驗試劑。(圖/農業部)

鱟又名爲馬蹄蟹,被稱爲「海洋活化石」,其血液也被作爲檢驗藥品安全性的關鍵,然而,大量捕撈鱟與抽血的行爲,已讓鱟族羣面臨生存危機,也引發動物福利與環境保育的關注,對此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研發替代檢驗技術,開啓臺灣「無鱟血」檢驗的新時代。

獸醫所提到,細菌內毒素污染到動物用注射藥品時,可能引發受施動物發燒、嚴重發炎,甚至出現休克,對毛小孩或牧場動物都十分危險,因此,任何注射藥品在上市前,必須通過靈敏又可靠的細菌內毒素檢測。

「鱟試劑」雖爲細菌內毒素最標準的方法,卻因牽涉活體鱟的抽血而備受爭議,爲此科學家藉由基因工程的技術,開發出rFC與rCR等新型檢驗試劑,現在的 rFC 與 rCR檢驗技術已收載在歐洲藥典和美國藥典,作爲「鱟試劑」的替代方法,儘量不用或少用動物實驗,以符合「3R 原則」替代試驗。

獸醫所強調,未來當寵物或農場動物打針時,藥品的安全檢驗將不再依賴珍貴的鱟血,而是由高科技的「無鱟血」替代試劑把關,這代表臺灣在動物用藥檢驗技術與國際同步,更向保護海洋生態與提升動物福利邁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