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出席大學校長會議 賴清德提陸文攻武嚇:交流需謹慎

總統賴清德今(20)日表示,近來中國大陸持續對臺文攻武嚇,呼籲各大專院校進行兩岸交流時需謹慎。(本報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今(20)日首度出席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他在致詞時強調,針對近來中國大陸持續對臺文攻武嚇,總統府已特別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也呼籲各大專院校進行兩岸交流時需謹慎,必須共同保護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和科研成果,維護我國民主與國家安全。

賴清德表示,我國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和學術自由是珍貴資產,也讓臺灣各領域發展更加豐富多元。因應中國大陸持續不斷的統戰和滲透,總統府已特別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除了因應平時防救災,也要提升全民防衛國家意識。

論及高等教育發展,賴清德說,政府將作爲高教發展的後盾,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自2021年《產學創新條例》通過以來,已陸續成立半導體、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經濟等學院,藉此提升大專校院競爭力,進而壯大國家實力。

賴清德強調,「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理念,唯有透過教育栽培人才,才能讓國家社會更好。他也提到近年推動多項高等教育政策,包括縮短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提高經濟弱勢學生補助、放寬緩繳學貸本息門檻等措施。

對於未來發展,賴清德期許,教育部和各大學能突破高教體系的剛性結構,大膽提出創新發展方向。大學校長會議所提出的建議將由教育部彙整,作爲擬定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臺大校長陳文章則在致詞時談到,大學面臨嚴重財務問題,過去20年學生分配經費持平,但建築成本增加一倍以上,加上人事調薪壓力,使各校財務困難。

陳文章表示,在因應少子化方面,政府雖計劃延攬40萬境外人才,但需要優質大學學程配套。他建議除高教深耕計劃外,應推動前瞻基礎高教計劃,併成立跨部會工作小組,因應攬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