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南向通”直連歐元債投資業務落地,跨境投資便利度提升

財聯社2月28日訊(編輯 李響)債券通“南向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業務再增新成果。

近日,首單“南向通”直連歐元債投資業務在一家全國股份制銀行落地,業務便利度得到提升,這爲境內投資者通過更多元、更高效通道跨境投資提供了新模式。

據興業銀行官微顯示,近期該行已成功落地該模式項下歐元債直連投資業務;自2025年1月14日,上海清算所宣佈爲結算幣種爲美元、歐元的“南向通”交易提供結算服務,興業銀行積極響應,此業務落地爲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再添新成果。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歐元債直連投資業務跑通,也標誌着互聯互通業務下關於資金劃撥、券種交付以及幣種範圍等難題得到有效解決。

央行行長潘功勝今年1月在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人民銀行正與香港金管局、兩地證監會密切溝通,將從完善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優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高支付結算便利三個方面推出有關政策舉措,而距離此次歐元債直連投資業務落地,僅相隔一個月。

據瞭解,爲內地投資者更爲便利地參與國際市場債券投資,早在2021年9月,在人民銀行指導下,上海清算所與香港金管局CMU(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合作推出 “南向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模式,先後實現“南向通”債券公司行爲、涉稅處理等增值服務,與此同時,“南向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模式作爲內地投資者投資國際市場人民幣、港幣計價債券的主流渠道,近期也在外幣業務上開拓出了“直連”渠道。

據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於此前多級直連的雙託管模式,即上清所、中債登和CMU分別作爲託管方進行清算,銀行機構此次成功跑通歐元債直連投資業務,在省去境內外託管行開戶流程下整體效率大大提升,中大型銀行較爲成熟的後臺運營能力,也爲該筆業務成功落地提供了強大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雙託管模式跟直連模式之間的投資範圍是有區別的,其中在監管規定下,直連模式下主要是投登記託管在CMU中的債券,目前歐元債和美元債整體體量相對偏小,發展前景寬廣,上述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表示。

不過隨着南向通外幣直連業務跑通,在業內人士看來,南向通的直連託管模式採用的是上清所和CMU多級託管架構直連模式,相較於QDII和RQDII採用的是信託產品形式,無論從開戶效率還是便利性上來講,南向通已經愈發方便,而且相對僅以QDII基金作爲主要投資載體的QDII渠道,南向通中的產品類型更豐富,溢價風險相對更低。

華泰證券分析師林曉明表示,當前南向通的可投資產包含基金、債券、理財產品等多種形式,其中股債型基金產品投資範圍跨越中國、日本、美國等主要國家,以及大中華、亞洲等全球不同地區,貨幣型基金也包括了美元、港幣和人民幣等全球主要幣種。

“除去基金產品外,全球部分國家的政府債券也被多家試點銀行或券商納入跨境理財通南向通的產品中,如1個月至30年期的美國國債等,同時可投資產還包括外幣存款”,林曉明表示,以匯豐銀行爲例,其南向通的產品中,除基金和債券外,還提供11種貨幣的存款,包括港元、美元、人民幣、澳元、加元、瑞士法郎、歐元、日元、英鎊、新西蘭元和新加坡元。

業內人士指出,在相關優化舉措實施後,對於內地機構投資者與“南向通”業務境外做市商在同業拆借中心達成結算幣種爲美元、歐元的“南向通”交易,上海清算所將會同香港金融管理局CMU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模式,爲交易雙方提供全額結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