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插口袋送客…陸外交部司長見日本外務省官員 這穿搭疑洩北京1訊號
大陸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鬆18日與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在北京會商後,被大陸官方媒體刻意拍下的這個畫面,恐導致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圖/取自《玉淵譚天》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18日在北京與大陸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鬆會商後,劉勁鬆雙手插在褲袋與金井正彰交談的畫面,引發日本輿論批評劉勁鬆「態度惡劣」。事實上,爲表達北京當局對日本的態度,劉勁鬆的服裝也是關鍵。
劉勁鬆18日與金井正彰會談時並未穿着西裝,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指出,劉勁鬆穿的是「五四青年裝」,胸前還刻意佩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徽章。
但也有不少人指稱,劉勁鬆穿的是中山裝或稱毛裝。
《玉淵譚天》的影片並稱,「百年前,中國青年就是身着這身衣服對日本喊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的口號」。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一場以青年學生爲主示威遊行,起因是中國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參加對德宣戰的戰勝國之一,但戰後巴黎和會卻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引發廣大中國愛國青年與工人的不滿。
儘管劉勁鬆「手插口袋」送客、邊走邊交談的畫面,引發日本民衆不滿,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19日也表示,日方已就未經協調便安排媒體一事向中方提出交涉,但不少大陸網友則是對劉勁鬆當日表現叫好。
《玉淵譚天》這則影片下方有網友留言:「平心而論,這氣場普通人模仿都模仿不出來」、「這是國家給的底氣」、「帥爆了」、「咱們外交愈看愈爽」。但在社交平臺X則有不少海外大陸人士認爲,劉勁鬆有失大國外交官的風範。
一名大陸官媒資深記者告訴本報,劉勁鬆在這種正式外交場合不穿西裝用意其實很明顯,就是要向日本示威。
大陸前媒體人蔡慎坤則在社交平臺X上指出,「外交場合不穿西裝而是穿上了中山裝,雙手插兜是跟誰學的」;「中山裝在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外交場合很少見到」。
前央視記者王志安也表示,現在在中國,除了領袖,其他人已經很少穿中山裝了。
現爲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的大陸國資深新聞人賈葭更指出,改開後第一個穿西裝的體制內官員是胡耀邦。如果中國高官們不穿西裝,那改革開放是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