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有跡可循 研究:四種疾病是早期指標

研究發現四種疾病與罹患失智症有關。示意圖/ingimage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失智症並非單一路徑導致,而是四種明確的病症引發大腦退化。該研究有望爲失智症診斷與預防帶來重大突破,未來將能以此爲預測,量身打造治療計劃。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項研究刊登於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研究團隊分析超過2.4萬份病例,找出四種導向失智症的關鍵病程路徑,包含精神疾病、大腦功能障礙、輕度認知障礙與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罹患高血壓,後來出現憂鬱症狀的患者,日後更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專家認爲,目前這些病症都被獨立診斷,但在知道這些疾病的關聯後,未來便能依序檢驗,更早判斷出罹病風險。

負責該研究的提摩西.張(Timothy Chang)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學教授。他表示,辨識疾病發展路徑,有助於推動「個人化治療」。舉例來說,針對體重過重、高血壓患者等,若能及早介入治療(如使用GLP-1減重藥物),就可能延緩罹患失智症。

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截至去年爲止,臺灣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約爲35萬人。預估至民國120年,全臺失智症人口將突破47萬人,至130年更將達近68萬人,顯示社區高齡者失智症人數將呈逐年上升趨勢。

該研究也指出,生活習慣對預防失智症至關重要。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和社交互動,都能有效降低罹病風險;每天做填字遊戲等動腦的活動、維持學習習慣等,也能延緩大腦老化。